二來也是文人之間彼此的佩服和惺惺相惜。
因此,當一則這個選題出來的時候,給大家帶來的不僅僅是震驚,還有許許多多的質疑。
現在世界上分析先生的人其實很多很多,許多專家學者就愛分析這個分析那個,也算是變相的蹭一蹭熱度。
因此,先生如今不說是光光的,也可以說是被分析的體無完膚了。
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讀過這些分析的作品,但對于節目而言,還是有所期待。
易澤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去靠近這一位似乎不大平易近人的家伙。
沒有人能夠猜到,節目的形式,歷來都是變化多端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于謙的熱度尚且還未曾平息下來,網絡上依舊有許多人還沉浸在上一期的節目之中。
杭州于謙祠,游客量與日俱增。
隨著時間的流逝,前來游玩祭拜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附近的人來得快,走得也快。
而距離稍遠一些的,許多人也下定了決心,要親自到于謙墓前祭拜一番。
甚至許多國外的游客,也蜂擁而入。
有些情感,是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做到一起共情的。
忠誠,不論是在什么地方,不論是什么民族,都是極其重視的品德。
為了保護于謙祠不會因為過多的游客量,而導致出現某些損壞,工作人員也對每天的游客量進行了一定的限制。
這放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人們更喜歡游玩山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次看到,都會讓人為之驚嘆。
但對于包含有深厚傳統文化的東西,大多是保持敬意,而后保持距離。
誠然,在觀賞性上,自然山水相較于名人故居而言,更具有震撼力。
而且帶著小孩子出游的父母,目的也主要是為了玩樂而已。
傳統文化的厚重感,更多的需要心靈的承接,而不是單純的追求震撼性的場面。
在過去,游山玩水是主流的,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更多的喜歡上了前往帶有深厚傳統文化份氛圍的地方。
既可以了解歷史,又能夠陶冶情操。
這是一種喜人的變化。
這些名人的故居,或許并沒有雄偉的高山那般氣勢恢宏,也沒有曲折的河流那般悅目,但這些故居身上留有的,是曾經一個個偉大人物的痕跡,是一部由普通到超越平凡的書籍。
許多歪果仁的涌入,也為西湖帶來了更多不一樣的色彩。
也是華夏文化吸引世界的一個重要表現。
于謙的走紅,并不是偶然。
他的身上有著值得天下人學習的精神品質,在加上當今最為紅火的節目進行宣傳,不火都是天理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