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鍋背的有多慘呢
根據記載,陸費墀累計被乾隆皇帝罰款罰了十多萬兩,而后再被革職,因為這個原因,陸費墀在下崗之后不久,就因為積郁成疾,一命嗚呼。
按理說人死了應該也沒事了,但乾隆皇帝腦洞清奇,認為陸費墀這樣的死法,分明就是對他有意見,于是直接下令抄家,將陸費墀的家產拿過來充公,作為修書的經費。“
“古語有云伴君如伴虎,實際上這份工作遠比飼養老虎還要危險。“
“四庫全書編纂多年,折騰了很久,而獲得過總纂官頭銜的人,一共有三個,每個人日子都過得非常慘。
一個是原云南巡撫孫士毅,因為被李侍堯貪污案牽連,革職發配新4疆,后來因為要編纂四庫全書,乾隆皇帝法外開恩,命令孫士毅自帶干糧趕回京城來修書,莫說加班費了,就連基本的工資都沒有,純粹的當牛使。“
“而另一個總纂官陸錫熊則更加的凄慘,每天的日常就是在朝堂上被乾隆皇帝大眾訓斥,然后罰錢,修書過程中但凡有所紕漏,需要返工重修的,乾隆皇帝還會讓他自己支付返工帶來的額外支出,妥妥的貸款上班。
1762年,這位陸錫熊大人不知道哪里得罪了皇帝,在正月期間被乾隆派去盛京文淵閣校書,這個時候,山海關冰天雪地,陸錫熊作為一個南方人,身體沒頂住,堂堂朝廷三品大員,直接被凍死在了盛京,可見這修書,絕對不是一件什么好差事。“
“就在陸錫熊死后不就,紀曉嵐便接過了這副重擔,當時得知消息的紀曉嵐心里咯噔一聲,這是要涼涼的節奏啊,當時直接給自己寫了一副挽聯
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僅僅兩句,便展現出了自己已經做好準備,隨時都會犧牲在工作崗位上的精神。”
“由此便可以得知,在一個管得多管得嚴還管的寬的老板面前,紀曉嵐別說是抵制乾隆皇帝篡改書籍的做法,1就是想不干,那都沒門,那時候可不像現在,你覺得公司不好要辭職,公司不允許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在那個時候,不想就等于死,干不好摸魚,那也是死。
不僅僅是自己要死,死了之后,自己的一切,都會被拿去繼續修書。
因此,身為總纂官的紀曉嵐,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根本不像電視劇中,那般風流快活,還有心情和和珅斗智斗勇。“
“不過作為才子的紀曉嵐,雖然無法直接反抗乾隆皇帝,但是他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中,將大量非圣無法的悖謬之言以存目的方式,留下了書名、作者、版本信息和簡單提要,這為后來學者了非常重要的線索。”
“能在乾隆皇帝的高雅政策之下,做到這一步,紀曉嵐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當時的文字獄,那的確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魯迅先生對于四庫全書整體呈批評態度,但是唯獨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還是比較肯定的。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諷刺了,八億多字的四庫全書看成是文化史上的災難,但一個總目提要,卻得到了后來者的認可,可見紀曉嵐在其中,還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有關于四庫全書的部分,在易澤的講述之下顯得通俗易懂。
觀眾們原本還有不明明白的,此刻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真的是冤枉紀曉嵐了,就這樣的情況,誰來都不好使啊。”
“是啊,想要反抗,那就要送命,而且就算是英勇就義,那也未必能夠改變當時的現狀,說實在話,沒骨頭的人可太多了,紀曉嵐要是沒了,換個人來,估摸著連總目提要都得沒了。”
“以一己之力能夠斡旋在這樣大的壓力之中,紀曉嵐實在是不容易啊,換做是我,早崩潰了。”
“紀大學士還是一個有些骨氣的人,只是受限于當時的環境,沒有選擇而已,那個時代皇帝最大,真的是想殺你就殺你,完全不用找理由。”
“就沖紀大學士這份苦心,他完全值得我們尊敬,不要說什么以死明志,死只是一種逃避的方法,紀大學士能夠克服困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
易澤并沒有去看觀眾在討論些什么,他現在還要繼續往下展開。
說完了四庫全書這樣的官方定制套路,接下來要講的,則是紀曉嵐自己寫作的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并不是一本不明所以的故事書,當然,如果單純的只看內容的話,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故事,確實都是神怪短篇,其中摻雜了一些紀曉嵐的親身經歷,因此如果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僅僅只看內容的話,1就會得出上面那樣的錯誤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