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理解這一本書,就必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結合中華小說的發展歷史來看,不然僅僅只是粗淺的翻閱,閱微草堂筆記確實只會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短篇故事集,從而也會得出錯誤的結論,認為紀曉嵐作為一個才子,一個被人贊譽的文學家,一生的成就卻僅僅只是如此而已。“
“這樣粗淺的認知,自然是難以理會閱微草堂筆記在中華小說發展歷史上的偉大了。”
“許多人或許不會相信,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在小說史上,是足以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相媲美的作品,許多人肯定會覺得不可能,這本書還想去碰瓷聊齋志異”
“實際上,閱微草堂筆記不僅在內容上極其精彩,而且在小說發展是上也有著重大意義,還可以從中看出作者本人,在思想上的先進之處。
閱微草堂筆記全書記載了上千個短篇小說故事,內容從紀曉嵐流放就已經開始,正式的寫作時間,也相當漫長,是紀曉嵐六十六歲到七十六歲之間的作品,花了整整十年。
而這本書中記載的故事,大多數都是神怪傳說,看起來頗為怪誕,但在每個故事后面,都有紀曉嵐自己對這個故事的點評,所傳達的思想大多是官員要勤政愛民,夫妻之間要和睦相處,為人要安分守己不能貪心,都是儒家社會傳統美德的內容。
當然,也不能否認,閱微草堂筆記之中,確實有極個別的故事口味略微有些重,當然具體的內容我們就不放在節目之中具體展開了。“
倒不是易澤想要賣關子,而是極個別的故事,確實顯得太過于重口。
這是一檔正經的節目,不能因為這些故事比較獵奇,就直接搬出來。
要考慮到觀眾的接受能力。
萬一有觀眾無法接受怎么辦
再小的幾率,乘以一個巨大的基數,那就會變得無比麻煩。
如果觀眾中有01的人無法接受,那么在電視機前,就會出現數十萬人無法接受的情況。
這一點,易澤必須考慮到,絕對不能在節目上口無遮攔。
不過大部分觀眾還是相當好奇的,見易澤不說,連連催促。
“別啊,說出來大家一起聽啊,我缺你這點流量”
“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快快說出來,現代人什么沒見過,還擔心這個”
“有沒有大手子知道的,發到評論區讓大家要一起樂呵樂呵啊。”
“平時一個個不挺能裝嗎這個時候怎么都委掉了三分鐘,我要知道易澤不能說的內容”
“聽的正起勁呢,重要的部分就被你一筆帶過了”
“過分,簡直是相當過分,我最喜歡看這種不能播的了”
“我理解易澤的做法,但我還是想看”
易澤這般做法,恰恰激起了觀眾的求知欲望。
原本還不以為然,但這么一說,觀眾瞬間就起了興趣。
當即,就有人直接上網去查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