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世尊,真是一位大智慧之人。
以前只是覺得浮屠之道很驚艷,很強大,傳承不遜色道家,現在聞公子細細之言,又得妙論。
“浮屠修行”
“不可小覷,這般道理,又有這般傳道之人,昊天之下,道理有長存不滅的根基。”
昆侖元辛略有琢磨,也是明眸涌動亮光,真法運轉,靈覺有動,似是有所感。
感水麒麟渾身的元力氣息,浮屠的氣息還沒有彌漫開來,同牛牛身上的氣息不一樣。
還沒有化開。
“三生三世是否真的存在本侯也是不知,比起追求來世,本侯更希望今生勘破無極,身融萬物”
“修者,當有這般恒定心意。”
“因果三世,只是浮屠真意之一。”
“此外,還有三諦圓融”
“是謂空假中三諦,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舉一即三,全三即一。”
“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體其相,悉具三諦,如是作觀。”
“何謂十法界”
“其中又有六凡法界,四圣法界,六凡法界,曰地獄道、畜生道、鬼道,此為三惡道”
“阿修羅道、人道、天道,此為三善道”
“四圣法界,可為浮屠、菩薩、辟支浮屠、阿羅漢”
“也有四諦之論,五蘊之論,。”
“諸般種種,道理博大精深。”
“”
“浮屠修者,得其一,便可通達真界真我。”
“當然,九州諸夏,道者修行,亦是絲毫不遜色,卻也不能說比浮屠之道更強。”
“道理如此,強弱不過外顯。”
“尊道貴德,長生久視”
“性命雙修,返璞歸真”
“上善若水,柔弱不爭”
“清靜寡欲,自然無為”
“我命在我,不在昊天”
“”
“你等修行,可以涉獵百家修行,卻不可沉浸其中,可以采納有用之論,不可本末倒置”
浮屠
道者
孰強孰弱
難以分辨。
周清一口氣說了許多,以后同浮屠之人打交道不少,了解一些也是無礙,至于具體修行之法。
以后也會書錄下來。
那些舍利子之中有不少經文囈語,或許閑散,足夠了。
“浮屠”
“師兄,浮屠如此,入諸夏之中,當如浩浩之水。”
“道家天人二宗”
“諸子百家凋零,若然浮屠入諸夏,其勢難擋”
浮屠的道理。
自己了解許多,也有參悟,大體不過小用,何況己身現在的修行都沒有圓滿,無需窺得別家之寶。
師兄近年來,一直在分教開宗,所為的目的之一,似乎就是針對浮屠。
“浮屠三生三世修行之法,的確精妙。”
“孔雀之國,浮屠之國,入世之法,浮屠很是擅長,若然浮屠東入諸夏,于諸子百家、道家而言,不是好事。”
“所以,需要將它們攔阻在外。”
“分教開宗只是第一,只要有數十年的時間,就大致可成。”
“乾坤有序,許多事情都得準備。”
道家的道在天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