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人大致倉惶逃向箕子朝鮮以南的辰國部族之地,還有遼東以北的苦寒塞外之地。”
“也有一些趁亂進入遼東之地。”
“更有一些直奔東胡之地。”
“……”
帝駕出巡,稍有駐足,營帳連綿不斷,兵事為動,層層合圍,隱隱成就陣法之勢。
虛空俯覽,濃郁的肅殺霸道之力蕩開,十方之地,早就有專人探察,若有隱患,直接解決。
當其時,虛空明日灼灼,午時炎熱將臨。
中央大帳之內,傳來道道沉穩響亮之音。
“……”
“箕子!”
“文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之叔父!”
“武王問道,洪范九疇!”
“國祚傳承之日遠超千百年來任何一個諸侯國,就是大周都有不及,如今……有如此結果。”
“李斯,國府對于箕子朝鮮的計謀如何?”
一陣短暫的安靜之后,一語輕飄落下。
箕子是殷商的諸侯國傳承,商周交接之時,箕子遠走朝鮮之地,立下國祚傳承。
千百年來,諸夏罕有痕跡,隱隱為外夷之屬。
而今。
近千年過去,箕子朝鮮還在,廟朝傳承還在。
非諸夏任何一個諸侯國可比!
“回陛下!”
“對箕子一脈的后人,可仿照衛國之先例,遷其族于諸夏,厚待其民,以顯帝國之仁德。”
“箕子朝鮮,可入帝國嶄新郡縣。”
“此外,葉騰在遼東之外的一次次兵事之下,塞外千里之地被開拓,這一次……更是將塞外千里貫通。”
“論其地,絲毫不遜色箕子朝鮮。”
“國府之意,也可添為帝國嶄新郡縣!”
“……”
李斯的聲音再起。
“嶄新郡縣,可為。”
“待塞外諸事、箕子之事了結,統合地域、民數之后,再行商榷吧。”
“箕子后人,著有司以諸侯之禮迎入咸陽,待朕江南巡視結束,再行一見。”
“辰國部族。”
“李斯,你意如何?”
“……”
贊許之音多緩。
“陛下。”
“辰國部族,臣以為……當派遣精通山地戰法的兵士追擊之。”
“東郡王賁有調遣百戰穿甲兵入箕子朝鮮,正可為用。”
李斯沉聲應語。
“哦,你意……要將逃向辰國部族的那些人斬盡殺絕?”
“百戰穿甲兵!”
“你倒是打上王賁的主意了。”
“那些人剿滅不難,中原諸郡之地如何?”
“……”
嬴政的聲音高了一些。
“陛下,以臣之見,那些人眼下還沒有那般膽量。”
“縱有一二亂象,以諸郡之地的力量,也足以壓下。”
“不足以影響中原諸郡的安穩!”
李斯的聲音多深沉。
“難得從李斯你口中聽到如此果斷的言語。”
“鄭國,你覺李斯之意如何?”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