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千里鏡,眺望城外遠處的山川景貌,嬴政暢然一笑。
江南變化如此,明證當初自己的決定。
王弟想要偷懶,想要得閑,是不能夠的。
自己年長王弟許多,帝國大業剛成,百廢俱興,王弟如何可以歇息?欲要讓王弟待在咸陽輔佐自己。
又覺太大材小用了。
保不齊,因李斯他們的存在,王弟在咸陽更為清閑。
外放?
以王弟的官爵,外放也沒有合適的位置,帝國行郡縣,并無封建邦國,否則,于王弟一處諸侯之地施為也挺好。
王弟于郡縣多支持。
那件事也難為。
思來想去,便是給王弟找了一樁大事情。
在江南之前,王弟處理四郡之事就很好,江南之地廣袤,諸多郡縣并聯,王弟正好給于總管督轄。
同王弟商議之后,便是定下。
現在。
短短十年時間,王弟給自己上交這樣的一份卷子。
滿分?
更甚之!
心中大歡喜。
十年時間才過去一半,江南已經肉眼可見的煥然一新,再有十年?只會更好。
王弟這十年來,多為江南諸郡奠就根基,以后王弟不在江南了,有那些根基之事,那些郡縣也不會太差。
“江南之地,李斯當年還在楚地的時候,也曾了解許多,還曾在江水走過。”
“江南所知或許多了一些。”
“一晃多年,再來江水,踏足江南,水陸多繁鬧,民力雖少,時間生養可成。”
“一處千百年來的蠻荒之地,在武真郡侯手上,若璞玉化開障礙,顯露真身。”
“從江南諸郡的一冊冊文書而觀,隨江南田畝增多,錢糧也會繼續增加。”
“大田令麾下的許多人,這些年來前往江南的不少,水利溝渠之事,多有落下。”
“……”
李斯近前一小步,拱手一力,也是多嘆語。
此間之地,也就自己一個楚人,正因為自己是楚人,才對江南的變化更有感觸。
如始皇帝陛下所言,楚國當年若是花費力氣落于江南,那么,楚國的國力當不可限量。
但!
許多事情,現在想起來,多感懷。
實則。
成事在人。
總管督轄江南之事,換另外一個人,欲有眼前模樣,多不太可能,郡侯輔國大才。
若非道者修行故,而今的江南說不定更好。
“陛下!”
“老臣以為,江南的好,太過于好了。”
“眼下江南之地,有武真郡侯在這里總管督轄諸般事,諸郡之地,民力不多,許多事尚未出現。”
“將來,再有二十年、三十年,江南的民力會兩三倍的增加。”
“江南的新式谷物又那般高產。”
“民力多,谷物充足,諸郡自繁盛。”
“江南之大,不遜色中原。”
“中原之地,出了關外,便是一窺中原。”
“江南,距離關中太遠了一些。”
“一處距離帝國很遠,而又將來不遜色中原的地方,老臣以為……一些事當早早有謀!”
“……”
隨李斯之后,大田令鄭國亦是近前一小步,高山冠梳攏灰白的長發,黑色的錦衣官袍似是因漿洗之故,顯得有些泛白。
深深一禮。
比起李斯的極其贊美,鄭國覺得有些時候,一處地方太好了,就非好事了,就可能成就災難。
如中原之地。
土地平坦,田畝肥沃,水域眾多,千年來,多為諸夏核心之地,楚國之所以不將力量落于江南,不就是覬覦中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