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江南將來絲毫不遜色中原,會出現什么情形?
從諸國歲月走來,許多事情稍稍一想,都覺有那個可能,故而,一些事情當有遠謀。
“……”
隨鄭國語落,隨行城樓的其余人多看過去。
一時間,眾人無言。
“鄭國,如此說來,以你之意,江南接下來的諸般事要擱置?”
“……”
李斯輕捋頷下須發,看向身邊之人。
“擱置?”
“非如此,我并無此意。”
“陛下,老臣并無此意。”
“陛下,老臣只是覺得長遠而觀,江南的一些事情需要有遠謀。”
“武真郡侯還在江南,諸事自然無礙。”
“再有數十年,江南人多地廣糧多,再有江水之險,再有江南地形之復雜。”
“諸事一處,本就非尋常。”
“倘若,倘若那個時候,江南諸郡之中,出現一二異心之人,以江南之力,怕是會造成不小的隱患。”
“武真郡侯,鄭國之言,非為郡侯,而是……為江南長久。”
“郡侯在江南待滿二十年后,就要離開了,想來郡侯也不希望一個未來繁華的江南之地生亂。”
“……”
鄭國搖搖頭,忙又是一禮落下。
看向陛下,看向郡侯,將先前的話語一一解釋著。
人心和人性是復雜的。
大周歲月,諸侯盡皆臣服于天子,如若心思如初,當無數百年來的烽火廝殺亂象。
同理。
如今的諸夏也是一樣,落在江南身上也是一樣。
短短十年,江南就有這樣的變化,再有三五十年,真的要有不遜色中原的潛力和實力了。
那樣的地方,最容易滋生一些異心人的心思。
更別說,關中距離江南很遠。
郡侯為江南諸郡奠就根基,只要諸郡之地將來不為大改,那么,可以預見的好處。
“未來的江南諸郡,生出一二異心之人?”
“大田令所思長遠。”
“那……依你之見,江南的事情要如何解決?”
把玩手中的千里鏡,嬴政身軀一側,看向身旁臨近的大田令鄭國,于李斯等人也掃了一眼。
鄭國。
這些年來,愈發蒼老了。
修成鄭國渠后,鄭國便為大田令,這些年過去,他還是大田令,整頓天下諸郡之地的水利之事。
大梁城附近的鴻溝水渠,已經修復了。
鄭國渠近年來又開拓了一些。
燕趙之地也有行走。
淮水之地,也有親自,江南之地,也有派出得力之人前往,在各郡之地梳理水利,便利田畝。
……
一樁樁,一件件,自己都是知道的。
尋常之時,除非自己詢問,否則,他鮮少說到除水利溝渠之外的事情,今兒倒是難得。
“……”
“陛下,老臣以為待武真郡侯二十年期滿之后,總督府當廢置。”
“江南諸郡總管督轄一職,也當廢置。”
鄭國沉吟,數息之后,頭顱更為低垂。
“哦?”
“廢置總督一職?”
“如此,就可解決江南之事了?”
嬴政不由一笑,話語間,身軀再動,在城樓走動,前往另外一處方位,一觀遠處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