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府行署自然是有用的。”n
“但!”n
“軍國機要,還是朕親自處理比較為上。”n
“如今的帝國還非十分穩固,山東諸地尚未真正的歸順于帝國。”n
“禁法領域。”n
“禪讓!”n
“上古歲月的壯舉之事,如果眼下的秦國不是這般,朕或許會考慮那般施為。”n
“朕所思要為帝國定下一道道嶄新的國策根基,以為數十年、百年之用。”n
“朕與你說過,一些事如果朕不做,那么,就無人可以做到了。”n
“帝國和三代不一樣。”n
“以前的秦國和將來的秦國也是不一樣。”n
“……”n
放棄天子位,禪讓旁人,便可令禁法領域自動退去,身上的病患就不再是病患。n
一株天材地寶,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n
那個結果。n
嬴政覺自己或許永遠不會選擇。n
帝國,離不開自己。n
自己,亦是離不開帝國。n
帝國初立十余年,許多事情剛開始立下,尚未徹底的貫入諸郡諸地之中,如若再有十年,或許好上不少。n
再有十年!n
自己可以再有十年?n
以自己的身子,不好說。n
長生不老丹。n
不能將全部的希望寄希望于那兩顆玄丹上。n
“陛下所為,已經遠勝秦國立宗廟社稷以來的任何一位國君國主了。”n
周清再道。n
“不夠。”n
“那些還不夠。”n
“朕所為,雖不錯。”n
“還不夠。”n
“給朕時間,朕可以讓大秦變得更好。”n
“……”n
“諸事不論,帝國的承繼之人,朕還沒有想好。”n
“扶蘇雖不錯,歷經多年歷練,進益不少,只不過,臨近一些急事、難事的時候,難以把握全局,難以靈活變通。”n
“昔者齊魯的事情,便是那般。”n
“這些年來讓他在北方軍中歷練,便是想要讓他臨陣對敵,心思靈活一些,應該有不少長進。”n
“其余公子,年歲還不大,歷練也不多。”n
“高兒,天資是聰慧的,性子也是不錯的,唯有一顆心還沒有歷練的十分堅韌。”n
“如此,在遇到尋常事的時候,會做的很好。”n
“遇到一些難事,則難料。”n
“胡亥,將閭他們,有所長,不足夠所長。”n
“如若長生不老丹無用,朕……還真不知道該將帝國大業交給誰!”n
“其實,還有一個人更加合適,無論諸般,都合適,郡侯可知那人是誰?”n
“……”n
在一處不大的河岸堆積處駐足,嬴政略有彎下身子,探手在河邊輕輕舀了一些水。n
盤踞于掌心,殘陽落空,別樣澄靜。n
軍國機要諸般事,同文武群臣商議,出了營帳,身邊可以言談說話的好像也就郡侯了。n
先王當年的血脈,也就剩下自己和郡侯了。n
幸而,還有郡侯在身邊。n
還能夠聽自己不住說一些雜亂的話語。n
“陛下知曉那人的性子。”n
周清搖搖頭。n
“郡侯忍心看到帝國大業有動?”n
手掌握拳,掌心的水四溢垂落,看向郡侯,嬴政一嘆。n
郡侯是自己的王弟,也是先王的血脈,按照秦國的傳承之道,兄終弟及亦是有不少。n
昔年,武王先祖早逝,便是傳位于昭襄先王。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