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他們不會不知道那一點的。”
“……”
“有些道理。”
“是那般道理。”
“那些人,本君也打過不少交道,單單從辰國之事都能一觀,雖有不弱之力,卻無合一之心。”
“箕子朝鮮之時,若是那些人力量匯聚一處,帝國想要將那里拿下,非容易做到。”
“中原水災。”
“高兒弟弟今歲以來,辦的事情不少。”
“匈奴,縱然一切順利,接下來也得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夠徹底剿滅。”
“……”
曹參他們所言,扶蘇一一聽之。
手中文書繼續一覽,并無什么大事,卻是不得不需要了解之事,一覽上面的白紙黑字,心中不自一嘆。
匈奴!
徹底剿滅匈奴之后才能歸于咸陽。
目下,還是無期。
而帝國內部的許多事情,如舊運轉,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運轉,咸陽宮內的一位位公子,也長大了。
當年,他們都不大。
都很小。
現在。
長大了。
都開始做事了。
高兒,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個。
那些事,有所料。
心緒多難料。
“大人。”
“無需想太多。”
“不出意外,明歲開始,帝國就會開始著手調動諸方力量,以為攻滅匈奴。”
“也許,歸去不遠了。”
“……”
旁邊,再次傳來一語,多輕快了一些。
文書所言諸事,都在帝國諸郡。
而大人之事,在這里。
思慮那些事是需要的,卻非眼下的根本事。
“夏侯,難得從你口中聽到寬慰之言。”
“匈奴。”
“需要速速剿滅了。”
“欲要剿滅匈奴,法子有二。”
“其一,便是一場場大戰,將匈奴主力徹底擊潰,此為正法,也是堂正的戰法。”
“將匈奴主力擊潰,匈奴自然不成威脅,以九原大軍之力,足以掃蕩犁庭。”
“可,那些匈奴人太狡詐,若有危險,怕是他們不會有后續的大戰之力。”
“唯有大軍入草原追逐。”
“草原很大很大。”
“行那般事,還需要帝國諸郡安泰,明歲若再有今歲災情之事,攻滅匈奴就難了。”
“其二,便是行奇策!”
“以奇謀戰法,游擊攻打匈奴各地,掃蕩草原各處,令匈奴之力自顧不暇,也難以躲藏抽身。”
“雖有妙處,危險也是存在。”
“奇謀之法,注定兵力不能太多,若然遇到匈奴主力,則危險重重。”
“……”
“以這些年對于匈奴的了解,同匈奴大軍主力交手不難,后續之事不好說,但有吃虧,便是無比謹慎。”
“無比小心。”
“先前,將河套之地攻下之時,就很少見到十萬以上的匈奴大軍主力了。”
“多是一些萬人隊侵擾掠邊。”
“近年來,同蒙將軍有不少的商榷,于你等也有不少的沙盤推演,似乎……還不能找到一個最為上佳的法子。”
“以帝國之力,擊敗匈奴不難。”
“徹底剿滅匈奴,除了長期消磨匈奴主力,以伺機而動外,難有短時間悍然將其化作齏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