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眼下還在江南巡視。”
“江南!”
“這些年來,關于江南的消息很多,叔父從海域歸來也有快一年了,我也有好久好久沒有見叔父了。”
“現在的江南肯定很不錯。”
“九原大營就有四分其一的糧草來至于江南,那些谷物嘗著還是很好吃的。”
“南海,待將來攻滅匈奴之后,定當去那里一觀。”
“……”
“咸陽那里,似乎沒有什么變化。”
“新朝宮的修建越來越好了,當初離開咸陽的時候,新朝宮才剛開始建沒多久。”
“現在不知是什么模樣了。”
“應該會更加繁鬧!”
“明歲會更加繁華。”
“烏孫納入帝國掌控,河西貫通,西域近在眼前,商道往來更加便利了。”
“……”
“代郡、雁門之地有旱災?”
“這個消息,這幾日巡邊的時候,有所耳聞,卻沒有更多所得,夏日間,北方之地的雨水本就不多。”
“有一些旱災也不為大礙,除非是連續半月、一個月的旱災。”
“不過,本君記得大田令這些年來派遣不少水家弟子奔赴山東郡縣之地,開鑿、修筑諸多水渠、毛渠……。”
“倘若真有旱災,也可有解決之法。”
“那里已經納入帝國統御十多年了,這些事應可給予很好的解決。”
“……”
“中原水災?”
“連續十余日了,這……這個消息,先前離開的時候,似乎沒有見過。”
“高兒!”
“父皇派他入中原處理水災。”
“北方雁門一地有旱災,中原大河之地雨勢水災肆虐,昊天的風雨這般失衡的?”
“高兒!”
“看來高兒在齊魯做的不錯,非如此,父皇也不會派他去中原治災。”
“數月之前的關中雪災,也是高兒領事治理的。”
“十余日的水災!”
“以大河之勢,文書所言的災情怕是小覷了。”
“……”
“……”
熟練的將一個個大小形體不一的盒子、錦囊、書信打開……,一覽其中各式內容。
有家書。
多習慣了。
自己離開咸陽多年,她們在府中過活的很好,孩子生長的也不錯,就是太無聊了一些。
總歸是安穩的!
其余文書諸事,則是關于咸陽以及帝國各處的消息。
若不所觀,離開咸陽多年,諸夏的一切都要陌生了。
有那些文書在目,數年來,諸夏諸郡的種種變化,雖不能近距離一窺,也能度其大貌。
“從文書所言的中原災情之事來看,公子高在治理水災并無治理雪災那般有力。”
“連續十余日的雨水落下,又是在中原之地,還是夏日的大河沿岸之地,水災突發,泛濫難制!”
“那般災情非關中雪災所能比。”
“……”
旁邊傳來一道清亮之言。
“非關中雪災可比,終究……還是需要將其處理的。”
“今歲以來,帝國諸郡之地的災情不少,關中關外也就罷了,山東諸地,多有一些危險了。”
“不知那些宵小之輩是否會趁機為亂。”
“……”
“大人,文書之上,并無那般事,想來那些人無所動。”
“辰國之事后,那些人多年來積蓄的力量損耗許多,欲要再次行動,怕是力有不逮。”
“尤其,事不可成。”
“這場水災波及的東郡之地,有通武侯的大軍駐守,莫大之力頃刻而至,那些人欲要行事,需要思量。”
“多年來,那些人生了許多事情,皆無所成。”
“這些年過去,又能夠剩下多少力量?”
“時日長了,山東諸國遺留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弱,帝國對山東諸郡的統御則是會越來越強。”
“那些人。”
“不足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