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入諸夏,也非沒有好處。”
“那是一門不遜色道者的傳承大道,若入諸夏,百家彼此碰撞,或許會有璀璨的盛世。”
“師尊都說,浮屠的道理有很多可取之處。”
“可以拿來為用。”
“這座凈心禪院立于此地數年,聲名不顯,至今還存在,沒有被魔宗知曉底細。”
“赤足光頭不存在。”
“一體所修也是兩道相融之法,若非我等對浮屠之道有了解,其他的人碰到,也不會知曉他們所修有浮屠的影子。”
“既然聲名不顯,當不涉及傳道之事。”
“從他們數年來的所作所為來看,還是難得的。”
“說不得會成為師尊當初提及一事的契機!”
“……”
如何處理凈心禪院?
河上難說。
此行來中原是輔助救災治災的,是治病救人的,處理浮屠傳承的事情?不再自己的職責之中。
尤其,這座凈心禪院眼下而觀,給自己的感覺還不錯。
好感相對多一些。
也只是如此。
具體如何處理,先等等再說。
看向莫負,說道師尊對于浮屠的態度。
浮屠是大道,對諸夏而言,對于修行而言,多一條這樣的道路,是好事,許多人可以接觸嶄新的道理。
而對于諸子百家而言,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阻攔他們入諸夏傳道,也只是一時的,不會長久。
“契機?”
“什么契機?”
羋心本能一語。
“異邦之道,畢竟是異邦之道。”
“除了道理之外,還會攜帶異邦的風華禮儀,還會攜帶異邦的萬事萬物之法。”
“一種道理的出現,非純粹的,而是一種混元而成的道理。”
“浮屠欲要入諸夏,不為上!”
“若可,將浮屠道理中有益于諸夏的傳承挑選出來,選擇合適的人傳承。”
“如此,便相當于從諸夏本地混元而成化出一門道理。”
“師尊功參造化,結合異邦浮屠的典籍、修行之法,已經創出數卷真法玄功!”
“每一卷都直指齊天萬物的合道大圓滿境界!”
“甚至于相融道家傳承,彼此一體,佛道相融,身融萬物亦是可以觸摸,可以踏足。”
“若然有合適之人,傳授之,諸夏就會有自身的浮屠世尊之道。”
“雖為異邦之道,又和異邦之道不一樣。”
“有師尊的支持,再加上師尊的助力,傳承便可立足,時間長了,自成一體道理。”
“將來,就算浮屠東入,以他們根本不合諸夏風華禮儀的道理,也很難直接被諸夏之民所接受。”
“那個時候,他們能做的也只有自己剔除一些異邦之道,仿造已經立下的傳承。”
“浮屠的傳承,便可凝結一顆諸夏的種子。”
“在諸夏生根,在諸夏發芽,在諸夏開花!”
“時日長了,諸夏的浮屠傳承日盛,若有所需,還可以反客為主,將異邦浮屠的道理更多熔煉己身。”
“而真正的異邦浮屠之道,則可有可無了。”
“這座凈心禪院,我覺是一個契機。”
“只是,還需要好好的看一看,稍后我會將這里的消息傳給師尊以及雪兒姑娘她們。”
“他們會好好處理的。”
契機?
那也是師尊吩咐自己有機會去做的一件事。
現在就要碰到了?
河上覺……說不定就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