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雨勢水災,多意外之事。
誰也沒有料到降雨會持續那么多日,以至于釀成后來那般大的水災,整個大河兩岸,東西綿延近千里之地。
南北水系脈絡,更是無序肆意泛濫。
初始之時。
若然還是按照以前所為,這一次水災當是極好的機會。
水災之下,諸郡混亂,秦國對于各地的統御之力變弱,還是一時半刻難以恢復的變弱。
如此。
豈非良機?
豈非上天給予的契機?
然!
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
倘若鼓動一處處地方有亂,讓秦國在中原的統御有亂,甚至于有大亂子,他們是否會有更多的機會?
比如。
由中原之地,帶動同樣深處災情之中的趙地有動?楚地有動?齊魯……也是可以的。
細細思忖之。
似乎……機會不太大。
落目輿圖之上,落于中原水災的范圍,視線總是不自覺落于東郡以東的一處區域。
那里是一處兵營!
自從秦國攻滅山東諸國之后,在那里就落下兵營,長年累月有三十萬大軍駐扎。
主帥之人,根本不會忘記那人是誰!
秦將王賁!
是當年親自領兵單獨攻滅魏國的秦國主將,后來因功位列上將軍,更為封侯了。
三十萬大軍!
常年保持精銳狀態,其中還有一部分極為擅長山地復雜區域作戰的百戰穿甲兵!
就駐扎在東郡區域。
若然東郡有動,若然中原有動,無需懷疑,王賁絕對會出手,以悍然之勢,鎮壓一切!
以他們的力量是否可以抵擋?
思忖之?
當年王賁領五萬大軍,就敢攻滅魏國!
如今坐擁三十萬大軍,整個中原各郡還都在秦國統御之下,同樣有不小的力量。
倘若他們真的有動,只怕不要十天半個月就會……。
結果不能多想。
不知不覺。
秦國一天下都十余年過去了,對于中原各地的統御同樣過去十多年,甚至于比一天下更長。
身在中原,更可以感知秦國對于中原各地統御力量的增強和深入,若然秦國剛一天下,就有這樣的雨勢水災。
那么。
不需要多想。
無論如何,都要有所為的。
縱然最后失敗了,也沒有什么。
現在。
不能不再三思之了。
力量!
是棲身之本。
這些年來,在家國淪亡、家族衰微、勢力崩塌……之后,力量更為彌足珍貴了。
損傷一些,力量就會弱一些。
欲要彌補,秦國沒有一天下大事,自然可以很好很快的彌補,現在……多艱難。
錢糧!
人手!
出行!
……
在秦法制式下的中原,一應種種都受到不小的限制。
多年來,整個山東之地,大大小小,也有一些動靜,希望有所成,希望山東各地的人云集響應。
如此,或許就能有機會了。
結果!
一次次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