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推出來,后果難料。
那個后果不難猜測。
先前,秦國唯有攻滅六國,諸夏尚未徹底安穩,王綰所求不多,只要好好的助力大王一統天下就行了。
眼下,秦國一統天下。
大王難度真的要繼續行商君之法?
王綰以為……這一次無論如何,自己都要拼搏一次,自己跟隨大王身邊多年。
無論大王最終是否認同自己之策,自己都會語落自己所得,商君之法過于苛刻。
諸夏安穩,繼續從庶民身上所得泰半何用?
還不如讓他們生活好一些。
還有一些刑罰政令,過于苛刻了,商君定下那般法令,乃是應對百多年前的老秦人私斗亂象。
現在的秦國,沒有了私斗。
許多事情早就該變化了。
大王信任李斯超越自己,自己上呈文書,從壽春歸來的李斯也有,那份文書自己還看過。
泰半相似,唯有最核心的一二迥異。
關鍵就在于在核心的一二。
任由大王抉擇,王綰以為自己的那份文書,大王很可能不會重視,欲要大王重視,乃至于改變心思。
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弱小。
國府之內,雖說也有一些人追隨自己,他們卻沒有那個份量,廟堂之上,能夠有這個分量的。
唯有……武真侯!
對于此人,王綰只能說是一個相當的奇異之人。
武真侯的身世很簡單,來歷也很簡單。
少年從天宗出來,入咸陽,添為咸陽宮護國法師,進而擊殺中山夫子,得封武真君。
而后立下諸多功勞,無論韜略,盡皆絕倫,尤其是建言設立的兩大學宮。
更是超越文信學宮。
當年文信候設立文信學宮,乃是想要文信學宮有朝一日超越齊國稷下學宮的。
那個目標隨著文信候身隕,文信學宮不存。
但是眼下的護國學宮、中央學宮無疑已經超越稷下學宮。
諸多功勞匯合一處,再加上大王額外的恩寵,得封武真侯,位列最高一等的侯爵之位。
位列大王親政以來的第一位侯爵之位!
至于嫪毐,小人而已。
得封侯爵之位,在王綰也不算什么,因為廟堂之上,最為重要的乃是大王之心。
沒有大王之心的看中,尊貴如文信候,又能夠如何?
尊貴如武安君白起,又能夠如何?
反而若是得了大王之心看中,一如李斯,入秦短短數年,便可位列要職。
武真侯先前總管督轄四郡,那就已經非尋常人可以擔任,那已經媲美一個小諸侯國了。
大王偏生這般落下了。
每一次武真侯歸于咸陽,都會同大王暢飲興樂宮,更是令群臣欽羨,這般恩寵,實在是不可思議。
更別說還有那白芊紅!
如果沒有武真侯,區區一個女子不可能為將,更不可能將十萬兵,當然,從白芊紅將軍的表現來看,還是可用大才。
自己同武真侯之間,關系尚可,卻是武真侯同李斯之間,似乎關系也差不多。
欲要令自己文書之言在大王心中有分量,武真侯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助力。
“武真侯!”
從案后起身,對著下首陡然看過來的道道目光,王綰擺擺手,離開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