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日,后宮誕下的諸位公子有十一人,年過十歲的有五人,長子扶蘇,其次便是將閭、胡亥、松希、涇。
五人今日被招至這里,木案陳列,抄錄《商君書》,不知道父王何意?
卻也不敢多問,只能是執筆按照各自手中一般無二的《商君書》抄錄著,一張張白紙上落下一枚枚黑色大字。
已然抄錄許久。
“父王!”
“尚未抄錄完一半。”
淺白色的長衫著身,眉目俊逸盎然,束發垂于身后,聞父王之言,從案后起身,為之一禮,緩聲而應。
知曉父王要他們抄錄《商君書》,自然不敢有所差池,也許父王要考察他們呢?比如考察他們對于《商君書》的了解。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父王,再有兩個時辰當可抄錄完畢。”
胡亥四人也是從案后起身,看著自己抄錄的進度,也是一語。
“父王,將閭也是如此。”
一位歲數并不遜色胡亥的少年人一禮。
“……。”
其余兩位公子也是頷首稱是。
《商君書》字數很多,他們抄錄的很慢。
“暫時無需抄錄了。”
“李仲,遣人將五位公子所抄錄的紙張張貼屏風上。”
平靜的眼神一一掃過扶蘇五人,秦王政踏步近前,行至扶蘇的岸邊,抬手拿起一張,隨意看著。
數息之后,行至將閭的案前,也是拿起一張看了看。
如此,先后將五人所抄錄的《商君書》內容一覽,沒有評價,看向殿外。
“喏!”
李仲那洪亮的聲音傳來。
當即,便是數人快速的將五位公子所抄錄的《商君書》內容一一張貼在嶄新的屏風上。
相邦王綰等人在側,不知道大王此舉何意?
讓諸公子抄錄《商君書》?
似乎諸公子都會背誦《商君書》吧,這也算是中央學宮的必備科目之一,是每一位大秦官員的立身之本。
畢竟,大王頗為喜歡此書。
卻是五位公子今日出現在興樂宮殿內,還是他們一行人論事之時,這卻是不常見!
不。
不是不常見。
而是根本不存在。
興樂宮內,在他們一應君臣論政之時,從未有公子在旁聽政,以前從未有過,偏偏今日有了?
還是在大朝會之前!
還是討論一樁樁涉及一天下的要事之前!
難道……,王綰心有所感,看向公子扶蘇,那是公子之長,近年來一直在外歷練,身為相邦,對于扶蘇的歷練過程很清楚。
而大王又從來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
尤其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
莫不是……?
王綰突然間想到了什么,沒來由的眼眸深處掠過一絲喜意,莫不是真如自己所猜測的那般。
心緒繁多,看向身旁的馮去疾。
正合四目相對,意蘊難明,進而又一同看向扶蘇公子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