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八書,各有其妙。”
“大王如何決斷?”
一直鮮少出聲的國尉尉繚子,好奇道。
看向屏風上懸掛的五位公子所抄錄《商君書》,上面的內容自己無比熟悉,也如大王所言,公子胡亥的字體最為工整。
李斯所言山東諸國文字多了一絲表意。
的確存在。
自己數十年來行走山東,并不陌生。
然則,細細評論起來,諸夏八書,都有各自的用途,難道大王要將它們一一廢掉?
“諸夏八書!”
“太史籀文、篆文、刻文、蟲書之文、摹印之文、行署之文、殳書之文、佐吏之文!”
“紙張通行,刻文不顯。”
“其余七書,各有作用,寡人并不要將其徹底燒毀之類。”
“大周太史籀文通行諸夏,山東諸國數百年來文字多有優點,寡人之決,以大秦籀文為根本。”
“融入山東諸國文字精妙,成為大秦通行諸夏的制式文字,至于其余書文,無需理會。”
“這也是大朝會所必須商榷之事。”
“秦滅六國,此事不容緩。”
秦王政沉穩道。
諸夏八書,各有優點,全部廢掉,沒有那個必要,只需要定下大秦嶄新的制式文字便足夠了。
因為想要獲取更多,制式文字少不了。
無論是誰!
“相邦,國府之內,可有這方面的大才?”
秦王政語落,徑然看向王綰。
言外,很是有些希冀。
“這……自然有。”
“中央學宮那里也有相關博士之人。”
王綰當即表態。
“咸陽宮大朝會,可否功成?”
秦王政再問。
接下來的大朝會會在章臺宮內,其次便是一天下大事的咸陽宮,中間起碼跨越半個月。
以國府所能夠調動的人手,加上國府內的有才之士。
應該可以做到。
“大王,事關諸夏千秋,臣明日會給大王文書。”
王綰一怔。
雖說這件事情還沒有做下,個中難度無須多說。
將太史籀文、山東諸國文字交匯一處?
短時間內很難很難做到!
欲要將書同文通行諸夏,起碼所有的書法文字都必須補上,尤其是山東諸國數百年來多出來的文字。
還有便是如何將修訂好的制式文字,快速推向諸夏。
以秦國強硬之力,自然可以強行頒下。
然則,若是能夠令那些人本能的接受,豈不更好?
自己不能夠立刻給大王準確的時間。
實在是大王所語書同文,牽扯太大,長遠而觀,絕對好處多多,短時間內,有鐵血大秦護持,倒也……不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