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前來找尋郡侯,乃是因為郡侯身份的獨特性。
論身份地位,郡侯堪為廟朝第一人。
論血脈,更是陛下異母弟。
無論如何,郡侯當不會反對封國諸侯。
果然陛下施為封國諸侯,則以郡侯之能,絕對可以傳承一處諸侯國,綿延后嗣,乃是極大的榮耀。
沒有人會不動心。
郡侯雖為天宗高人,然入秦多年,就算不為自己,也當為子嗣后代所謀,郡侯可以不在乎封國諸侯。
后人呢?
那可是封國諸侯!
不是其它的賞賜。
此外,陛下對于郡侯極為看重,果然郡侯出言,定然有極大的分量,再加上王綰之力,區區李斯不足為慮。
何況,王綰又不是反對郡縣一體,只是建言將燕地、遼東、齊魯、南楚、江南等偏遠之地給予封國諸侯。
并不有損大秦之力。
郡侯自開國大朝會以來,便是鮮少言語,可誰都不能夠忽視郡侯之言。
王綰以為這是一個機會。
蔡澤也覺得是一個機會。
“大朝會上,相邦同廷尉相爭,本侯亦是知曉其言。”
“二人所語都有些道理。”
“且……本侯相信相邦沒有私心,陛下也知道這一點。”
“封國諸侯,郡縣一體,涉及不小。”
“剛成君想要知道本侯所想,那么,本侯也可以明確道出,對于本侯而言,兩者都可。”
“本侯位列郡侯,五代不斬,五代之后,降為徹侯!”
“這已然是極大的榮耀。”
“對本侯來講,是否封國諸侯,并無差別,就算封國諸侯,將來本侯也會建言陛下,在諸國對諸地統轄穩定之后,會與之推恩。”
“將一個個封國諸侯分而化之,權柄收攏。”
“至于郡縣一體,只是面對的難題稍大一些,不過,再大的難題,又能夠大過大秦東出攻滅諸國?”
“是故,是否決斷封國諸侯、郡縣一體,在陛下手中,并不在本侯這里。”
周清給予明確的答復。
剛成君來意,自己一開始就知道,想要讓自己在皇兄面前建言,傾向于封國諸侯,其實那也是自己一開始所想。
先行設立封國諸侯,以封國強大之力,鎮壓那些偏遠之地的復辟。
數十年后,復辟之力微弱,在著手將那些封國諸侯一一整治,推恩令下,封國自弱,在輔以郡縣一體。
燕地、齊魯、南楚……那些先前難以整治的地方,也就會全部納入咸陽管轄,這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也是最和緩之策。
歲月長河中,果然大秦有此策,也不至于瞬息崩潰。
只能說皇兄的步子邁的有點大!
當然,以皇兄的手段,足以鎮壓一切宵小。
可……蒼龍七宿?
星辰古約?
……
有些棘手。
“郡侯可否……?”
很顯眼,似乎剛成君對于這個回答不算滿意。
郡侯之意,有些抽身事外,不欲要理會封國諸侯、郡縣一體的事情。
盡管郡侯的理由足夠。
郡侯之位,五代不斬,五代之后,降為徹侯,按照正常的大秦爵位不斷降下,如此……一兩百年后,郡侯后代估計仍為顯耀。
是否封國諸侯,的確影響不大。
然而,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剛成君是為一些人做說客?”
周清擺擺手,拿過案上的茶盞,再次輕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