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客將禮單上的東西一一說道出來,都是孔雀之國的東西,聽起來倒是挺新鮮。
就是價值不怎么高。
將禮單上的東西說完,典客退向一旁。
“爾等有心了,自千萬里外前來咸陽,朕心甚悅。”
“有聞你等近年來一直在西域之地,如今,怎么會前來咸陽覲見朕?”
始皇帝嬴政自帝座起身,俯覽殿下的那些浮屠之人。
赤足光頭。
身上所穿也不似諸夏,明顯的異邦風華,一共前來十二人,領頭還是那位孔雀之國阿育王的受戒之師。
萬里之遙傳道,心智倒是堅定。
“大秦始皇帝陛下。”
“我等傳道之人,自孔雀之國出,一路艱辛,僥幸入西域,小國甚多,得以傳道。”
“有聞東震旦大地上,有大秦之國統御諸夏,其國恢宏,其國君非凡,我等自當前來覲見,以為浮屠誠意!”
室利房蒼老之音緩緩,雙手仍為合十。
“哦。”
“果然如此?”
“那……朕為何會有你等近年來早就出現在諸夏的訊息?”
嬴政隨意一語。
“大秦始皇帝陛下當寬恕我等罪過。”
“我等世尊弟子,為傳世尊之道,行走千萬里,至異國它邦,所為只是傳道。”
“不想竟摻和入此地紛爭,非我等所愿。”
“或有對大秦不為禮數者,望始皇帝陛下寬恕。”
室利房深深一禮。
面前這位就是大秦始皇帝陛下!
剛剛以百萬大軍征服諸夏的大秦君主,統御千萬之民的大秦君主。
這里……很不一般。
這里的咸陽王宮較之阿育王之王宮,多了十倍以上的威嚴。
咸陽城這里,也比華氏城那里繁華繁鬧十倍以上。
這里的臣民很是富有。
他們的衣衫很漂亮。
這里的文字很獨特。
大秦的統治也迥異于孔雀之國。
……
一切都與眾不同。
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有人喜歡浮屠世尊的道理,入行署之中,交流數位行署內的侍者。
與之談論,甚是歡喜。
世尊的道理,是天地間最為精妙的道理,當無視一切言語、風華、地域的差異。
浮屠之道已經通傳孔雀之國。
若然浮屠之道,也能夠通傳東震旦之地。
室利房自覺,縱為身死……也無怨無悔,無愧于阿育王重托。
“寬恕你等的罪過?”
“既然知曉是罪過?”
“何有寬恕之意?”
“這里并非孔雀之國,大秦之內有秦法,非浮屠寬恕之道。”
始皇帝嬴政看向那位領頭的浮屠室利房,還知道自己的過錯,既然如此,就該承認罪責。
而不是以求寬恕。
上將軍蒙武攻趙之事,險些身死浮屠之人手中。
隴西之地,浮屠之人襲殺皇弟郡侯。
楚地,又有浮屠之人插手大秦追殺之事。
……
“室利房愿請大秦始皇帝陛下降罪!”
“浮屠弟子入東震旦之地,所為只是傳道,不想卻釀成禍事,是我等的罪過。”
“或許就是世尊對于我等的考驗。”
“只要大秦始皇帝陛下允許我等不遠萬里前來之民在此傳道,縱有萬千罪責,我等都愿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