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勢以來,諸國官制混亂不已,沒有一套嶄新的官制定下,如何定尊卑高下?
沒有一套完備有序的官制,咸陽施政如何能夠快速有力的落在鄉里?
……
設計一套嶄新的官制,不算很難,確需要考慮咸陽內外、大秦上下方方面面的事情。
皇弟絕對可以做到。
卻那也屬于國府、廷尉府的職責。
“這件重任就留給國府、廷尉府了。”
“玄清還是閑暇一品純釀比較好。”
周清又是大笑。
官制!
自己知曉的官制很多套,自己可以擺出來很多套。
無論哪一套,核心都是一樣的。
而且,適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沒有一套官制是可以從頭用到尾的。
“你啊。”
“御府令,這里……就是學員受教之地?”
話語間,始皇帝嬴政一行人已經走過寬大的殿院,行入更深,那里已然出現如同中央學宮受教之堂所在。
單手指了指,看向御府令。
“陛下。”
“這里正是太學之內的學員受教之地。”
“暫設六處,其一是幼稚學員的啟蒙之堂,其次便是五處并列之堂,分別為計然之堂、法學之堂、書法之堂、百家之堂、治事之堂!”
御府令深深一禮,快速道。
“嗯。”
“對于六堂,朕也一覽。”
“身為高爵重臣子嗣,他們更應該有所成,一應種種,依從郡侯規制。”
始皇帝嬴政頷首。
六堂。
御府令上呈的文書,皇弟上呈的文書,自己都有閱覽,自然知道。
啟蒙之堂不消說,啟蒙所用。
其余五堂,也很好。
計然!
若是不通計然,那就是連錢財貨物是什么都不知道,果然為官吏,豈不無用至極?
法學之堂,不消說。
書法之堂,皇弟文書中有所提及,以為咸陽宮自用、國府自用,那也很有必要。
百家之堂,廣其博。
治事之堂,夯其根本。
如果將來每一位王族子嗣、高爵重臣子嗣都可以很好的從這里畢業,那么,嬴政覺得,那個場面很好很好。
“你等無需跟隨,太學這里郡侯也都了解。”
“有郡侯在朕身邊,當是一樣。”
嬴政揮動手掌,一應御府令諸人、隨侍之人退向遠處。
“相邦近日來,的確有意辭官!”
“朕……正在遲疑。”
隨即,回應皇弟先前一語。
自從中樞定下郡縣一體,相邦王綰沒幾日,便是上呈辭官書,想要辭去相邦一職。
嬴政暫時并未允許。
王綰此人!
自己很了解,他和文信候呂不韋不一樣,文信候有把持朝政之心,王綰并沒有。
他雖說有自己的施政理念,卻一直都以自己為準,東出攻滅諸國,沒有王綰操勞國府,絕對沒有前線的穩定。
那就是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