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咸陽營造工匠無分官營民營,就是將作少府中人,一律赴河渠署聽候調遣。”
“其三,藍田大營之各色工匠急赴涇水瓠口,悉數歸河渠署調遣。前述三方技能工匠,皆可依圖施工,粗計一千三百余人。旬日之內,工匠可陸續到齊。”
似是早有準備,趙高出列,行至秦王政身側,出口而言,娓娓而道,沒有辦點遲疑,一切諸般之事,都已經做好完全準備。
“河渠令,這些人可夠?”
秦王政拱手而語。
“眼下涇水河渠之上,民力尚可,物資尚可,若是這些人可以到位,日夜而進,倒不是不可以一爭!”
鄭國眼中已是有些微紅,身為水家水工,治水關東六國,但從來沒有一位國家的君王能夠與眼前的秦王媲美,先前之所以惱怒,便是認為他們肆意承諾,是將河渠視為兒戲。
然,觀先前那些縣令等人的士氣,觀老秦人的傳統英氣,鄭國為之動容,是了,現在的涇水河渠對于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條簡單的河渠,而是一場絲毫不亞于長平之戰的戰爭。
戰勝了,秦國更加強大!
若是戰敗,秦國很有可能面臨諸般危機!
如此國難,與有心焉,鄭國思忖良久,終于,迎著秦王政看過來的目光,勉強為之而語。
“河渠令如此之言,嬴政此生不忘。”
“涇水河渠,夏種成渠,諸位,可有異議?”
秦王政對著河渠令鄭國深深一禮,而后轉身看向帳篷內全部站立起來的縣令、縣長、工將軍等。秦人如此,秦國何以不能夠一天下大勢。
“沒有!”
所有人異口同聲,聲音洪亮無比,震蕩整個瓠口幕府,余韻不覺。
“哈哈哈,好,河渠完工,緊要之事在于統籌,寡人欲要重新整納河渠人事,以利號令統一。”
“大師,宣書!”
一炷香以后,秦王政端坐在幕府上首之處,持筆墨,寫就文書,將其遞于身側的護國法師玄清子,一時間,帳篷內的諸人神色再次肅然。
“秦王特書:河渠事急,重新整納職事如左。”
“其一,擢升河渠丞李斯為客卿,總攬軍民各方,統籌決戰涇水。”
“其二,鄭國仍領河渠令官署,總掌涇水河渠施工。”
“其三,擢升巴郡丞李渙為中大夫兼領河渠丞,襄助河渠署一應事務。”
“其四,擢升云陽縣令畢元為內史郡郡守,統領關中二十三縣決戰四百里干渠!本王行營駐蹕瓠口,決意與秦國臣民戮力同心,大決涇水!”
“此書,大秦王嬴政十一年春。”
周清持王書,行至帳前,朗聲而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