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您已經被秦王賜封道武真君,接下來我們便一直待在咸陽嗎?”
咸陽宮正殿的朝會伴隨著蒙武等人的率先而出,已經快速傳遍整個咸陽城,而且還以更快的速度向著整個秦國各大郡縣蔓延。
雖然進入咸陽宮正殿的只有十二人,但這十二人卻是秦廷文武上下的最高層次,堪為秦國的柱石之人,而且除此之外,此次朝會也出現了秦王親政以來的第一位封君。
原護國法師玄清子,因在洛陽斬殺趙國中山夫子,承昭襄先王遺命,允以封君,號曰——武真君,又因多出奇策,功勞甚大,擢升假丞相。
消息傳出,整個咸陽城為之震蕩,無論是封君,還是丞相,都堪稱秦廷難得一見的封賞,自商君變法以來,秦廷封君的人屈指可數,封侯的更是稀少,而丞相之位更是不多。
自從秦武王時期,設左丞相、右相邦,這個傳統便是在秦國留下,盡管統領國政大權的仍是相邦,但丞相之位也是頗為重要。
因為一般不出意外,前一任相邦離開職位之后,便會由丞相給予補上,位列相邦之位,因此,除卻不能夠真正領國政之外,其余軍政大權均有。
兩者匯聚一身,令咸陽城的大小官吏都為之稱奇,不過,倒也不算過于詫異,歷來的秦國相邦之位,歷來的秦國丞相之位,多有憑空而降或者越級提拔的。
于周清來說,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覺,頂多別人稱呼自己的時候,護國法師不存,以武真君代替之,以丞相代替之。
而且,此時也僅僅是一個頭銜的封君,并沒有土地與食邑的封賜,想來以秦王政的性子,會逐漸的給予補上的,原來的右庶長三百里封地倒是還存在。
返回府邸之中,王書與一應朝服錦袍已經被少府令趙高親自送來,其外,還有諸多錦緞、侍女、玉器等等,將整個偏廳擺的滿滿的。
云舒在一側細細看著送來的賜封王書,面上笑意不住的綻放,想不到當年昭襄先王還留下這般的一個遺命,封君之位落在公子身上。
封君雖非商君定下的二十等爵位之中,但也已經超越駟車庶長的尊貴,不過比封侯略差一點而已,在如今的秦廷中,也就昌平君和公子可以相比。
封君也就罷了,一般來說贏秦宗族的封君倒是幾位,而且并不參與軍政,但公子除了封君之外,還有一個丞相之位,這豈不是意味著公子接下來會一直停留在咸陽城,除非有朝一日丞相之位不存。
“暫時會待在咸陽城,等到一切的大政框架梳理完畢,便可隨意而行,丞相之位為相邦的補充,有昌平君等人在,有沒有我都是一樣。”
“在咸陽城之外,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迎著云舒看過來的好奇目光,周清輕輕搖搖頭,先前在太乙山觀妙臺的時候,就曾與師兄說過,若秦國一天下大勢而起,那么,列國最后的文明風華便只剩下這寥寥數載。
五年的歲月,足夠自己行遍諸夏,將這最后的絕代風華收入眼眸深處,留存在記憶深處,五年之后,一切都將消失不見。
況且,對于悟虛而返層次的修行,近來時日,自己已經有了不小的感悟。也不知道師尊如今在何方,以師尊的境界,想必可以給予自己絕大的幫助。
“公子,她們十個已經準備好了。”
話音剛落,沒幾個呼吸,偏廳之外,身著淺黃色錦衣的弄玉緩步而至,柔順的長發盤桓而起,銀簪束發,披散在肩后,纖細的雙數交錯在身前,對著周清一禮。
“我們走!”
聞此,周清點點頭,對著身側的云舒看了一眼,轉身三人便是離開偏廳,前往這座巨大宅院的一個偏院而去,那里住著自己從涇水河渠選中的十名少年。
歷經少則半年,多則大半年的教導,文武兩道,均有修行,筑基的底子在河渠之上就打好,其余的識文斷字,閱覽道家經典,則是在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