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周清之語,那公都子神情先是一滯,而后周身淺藍色的浩然之氣顯化,靈覺閃爍,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剎那間,渾身上下為之顫抖。
神情豁然間凝重起來,身軀轉向道家天宗玄清子,拱手規矩無比的儒家禮儀,問道曰。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于變化,謂之圣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
“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
大道如一,周清漫步在高臺上,迎著百家諸人的目光,述說口中道音,祖師曾言,治大國如烹小鮮,掌握本源道理,何其容易也。
感身側那儒家公都子周身玄光閃爍蕩漾,周清沒有停下,繼續而道。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要走的路,孔丘早已言明,而你等不自知,奈何!”
語落,周清歸于原位而立,感身側那越發璀璨玄光籠罩的公都子,清靜之氣掠過,平穩其心神,神容平靜,論戰百家于自己而言,再也輕松不過。
儒家的道路,盡管于如今的儒家來說,未觸及其核心,但其所作所為,一直在朝著那個方向而去。否則,原有的歲月長河中,百多年后,不會有那儒家后輩,一己之力,鎮壓百家,屠戮百家,獨尊儒家。
“哈哈哈,此次出行之前,《易》道占卜,有機緣妙法落于儒家,不曾想應驗在玄清子閣下身上,數百年來,我等一直追尋祖師之道,今日終有所得。”
“妙哉!”
“大學至圣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而至,三綱并舉,內圣外王,我儒家定將傳承千古而不滅!”
得一絲清靜之氣加身,心間極度不穩的情緒平復,數百年來,儒家先賢眾多,更有師尊這等絕代之人出現,然則,師尊道理,更多為對祖師的發展與革新。
今日聽道家天宗玄清子而言,匯合自己所悟道理,多年來,心性頓悟,妙理涌現,境界更是有突破之象,強忍著內心的激動。
朗聲大笑不已,不遠處,儒家群體中,有所得者,同樣高聲朗笑附和。
數息之后,公都子正衣冠,緩步而至周清跟前,躬身拱手而禮,三拜而過,須發潔白的神情之上,無比堅毅之色閃爍。
環顧四周,字字珠璣,字字千斤,隨即,走下論戰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