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遏看他沉思,也沒有打擾,只是耐心等待他的回答。
子墨沉思了良久,輕聲道,“劍法可殺敵,可保護自己以及親人,陣法可御敵也可殺敵,亦可保護親人。”
說到這里,子墨眼中有了一絲迷茫,為何兩種截然不同的修道方式,竟然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或者說是相通之處。
難道說任何一種修道方式都可以達到最終的目的?抑或者說當修煉到至高的境界,世間萬物,萬法皆可為道。
子墨閉上眼睛,在腦子里回想起自己所學,以及這次陣法之中所學,慢慢地將兩者之間的相同之處聯系起來。
他忽然想起萬象歸元陣,心中一震,開口說道,“若是萬象可以歸元,那么萬道是否也可歸元,如果可以,那么劍道就不是唯一成就大道的方式,陣法同樣可以,或者說符道,刀道,等等都可以成就大道,雖然這些修煉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只要是達到極致,皆可以達到至高無上的境界。”
說到這里,子墨渾身氣息有些縹緲,給人的感覺很是虛幻,那是醒悟自身才會有的狀態,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萬象歸元,萬法亦可歸元,萬道同樣可以歸元,元為修道之始,在悟而不在求,兩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共通的!”
子墨喃喃自語,睜開眼,眼中看上去有些迷茫。
當你的所知只有巴掌大小,那么你所接觸的陌生事物,只有巴掌周圍的大小。
若是你的所知是兩個巴掌大小,那么你所接觸的陌生事物就是兩個巴掌。
所以越是知道得多,反而接觸到更多的陌生事物,這也是為何隨著修為越來越高人也會愈加孤獨,也會覺得自己更加渺小。
白云遏眼中露出震撼,他實在無法想象這個道基后期的小修士,如何能夠明悟自己花費了上千年才明悟的道理。
“看來,你能從我陣法之中破陣而出,絕非僥幸,你擁有這等悟性屬實難能可貴,那你可曾想過,劍法,陣法既然殊途同歸,那它們是否可以融合在一起?”
白云遏手中出現一團元氣,緊接著那團元氣化作一把利劍,他將劍放入桌子上的陣法盤中,取代了其中一個作為陣眼的大樹,頓時整個陣法忽然有了劍氣,看上去更多了一股殺伐之氣!
“陣法,劍法相融合...”
子墨看到了將大樹變為劍之后的氣勢改變,喃喃低語了一句,閉上了眼睛,他想到《陣法詳解》與自己烙印玉簡的心得,試著在腦子中將那些陣眼替換為飛劍,然后按照陣法的方式運行。
一個時辰之后,子墨拿出來兩把普通飛劍法寶,試著將它們納入前方石桌上的太極斬煞陣之中,控制飛劍像陣法一樣運轉,緊接著他又取出幾把劍,放入了其中,幾把劍好似威力突然提升了許多,竟然還帶有些許陣法。
白云遏坐在旁邊,看著子墨在那里嘗試,眼中已經不是震驚了,而是有些驚駭,此子在陣法上天賦,當真是讓人無法置信,僅憑自己的一句話,他就可以嘗試將飛劍融入陣法之中,雖然威力只是增長了少許,但是這也太過駭人了些。
“前輩,還是不行,雖說我能控制多把飛劍,但是操控還是有些吃力,并不能做到一心多用。”
子墨在那嘗試了半天,有些挫敗地開口說道。
“無礙,已經很難得了,其實我生平使用的飛劍,一共有九把,你現在得到的只是其中六把,剩下三把在其他地方,你若是想要尋回,還要花費不少心思,具體的位置,我會告訴你。”
其實白云遏在說這些話的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候,心里都在發顫,并不是這小子做不到一心多用,而是他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罷了,饒是如此他竟然能一開始就同時操控七把飛劍幾息的時間,一旦他經過練習熟悉,那么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那就多謝前輩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