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飛船在秘密基地,很可能代表秘密基地給楊舟代工建造了這艘飛船。
楊舟邀請大家過來,很顯然是在航空領域和大家合作,不知道內情的人此時都激動起來,這可是宇宙飛船啊,那是不是代表華國要率先邁入星際時代了?
停車場頓時變成了菜市場,眾多身價不菲的老總們都在和周圍的人驚訝地討論著。
因為其他人沒有擴音器,自然無法單獨說話讓所有人聽見。
楊舟輕咳了一聲,說道:“大家不要急,先保持安靜,我先帶大家參觀一下吧,隨后再詳細講解我們即將面對的新世界。”
所有聲音快速消失,大家都是有素質的人,平時也都身居高位,激動了一陣很快冷靜下來。
說是宇宙飛船,可別到時候就只有幾噸載重量。
他們想象中的宇宙飛船,至少也要和國外馬斯克研究的宇宙飛船差不多吧,載重突破100噸,并且可以運送普通人到太空旅游。
據說上次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賣出的四張船票,每張價格在5500萬美刀!
楊舟也沒有和幾個領頭的企業家閑聊,而是走在前面,帶著眾人去另一個龐大的地下組裝空間。
這里原本也不是地下停車場,而是另一個組裝車間,所以不用走多遠,宇宙飛船的組裝車間就在隔壁。
時間已經過去一兩個月,楊舟又解決了最關鍵的發動機問題。
所以第一艘屬于楊舟的宇宙飛船此時已經大致建好了外殼,內部也稍微可以參觀了。
當所有人通過一扇巨大的卷簾門進入到另一個地下空間時,便看到了長達上百米的扁平宇宙飛船!
無數工程師正在各種機械的配合下,將各種金屬材料運送到宇宙飛船上。
這艘宇宙飛船由鈦合金材料打造骨架,外殼包裹了一層超熔材料,使用了十幾只復制真菌的外殼,有點類似19世紀的飛艇。
等眾人看到整體,也發現這艘宇宙飛船和飛艇類似,中間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的,和飛艇不同的是飛船是雪茄形狀,工作人員已經給骨架上了一半外殼,另一半沒有安裝大家從側面可以看到兩臺特殊的發動機分別位于雪茄的前后兩端。
楊舟介紹道:“很多人恐怕都好奇,我前些日子到底在研究什么,現在可以告訴大家了,我只做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幫助研究人員研究出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材料,就是宇宙飛船的外殼,它能抵抗輻射并且抗住高溫,就算宇宙飛船到了太陽表面,外殼也不會融化!”
考慮到大家都不是技術人員,楊舟盡量用大家能聽懂的語言介紹。
這些資料在下個月飛船上天時也會公布,所以也不怕這些人傳出消息。
“另一件事就是解決了發動機問題,現在我們使用的發動機已經是核能發動機,只需要輻射元素,就能讓發動機動起來,兩臺發動機分別位于宇宙飛船兩端,這兩端可以控制旋轉搖擺移動,所以方向也能控制。”
整個設計方案其實并不是楊舟設計,他也不是研究飛船的,這都是于云天帶著研究人員設計出來,經過驗證可以類似火箭一樣飛起來的宇宙飛船。
之所以設計成雪茄的形狀,也是參考了火箭。
在外太空,宇宙飛船其實可以是任何形狀,即便是航空母艦的樣子,在宇宙中也無所謂。
但在地面到太空的這段空間,就必須要考慮大氣層和空氣阻力等復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