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找到楊舟,把成立公司提高公司估值的方案說了一遍,同時每家公司都準備拿出20%股份送給楊舟!
按照1000億估值,這相當于楊舟憑空得到800億。
如果楊舟愿意的話,還可以將股份直接轉給其他企業家,甚至他們自己也愿意吃下來,楊舟就能將這800億變現。
他們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想和楊舟綁在一起,參觀一番后,所有人都知道楊舟才是航天技術取得突破的關鍵人物。
只要有楊舟的支持,以后大家開發太空時要順利得多。
楊舟得知大家的方案后,還是收下了股份,也不準備變現,他要是在每家公司擁有20%股份,就是公司的最大股東,話語權也最重。
根據他們討論的方案,等出售完股份,就要成立董事會,擁有20%股份的楊舟自動擁有1個名額,其他人股東,也可以去收購其他人的股份,將股份聚攏,只要達到10%自動擁有一個名額,最終剛好選出9個董事會成員。
這樣公司的管理就不會因為股東人數太多而變得混亂了。
比如騰達集團想要掌握更多控制權,可以收購其他人的股份,現在已經到了1000億估值,收購股份還會拉高估值,如果不收購股份,那就獲得股份的投票權。
反正最后大家都收集股份,最后有人達到20%那肯定百分之百擁有兩個董事會名額。
如果沒有超過5%,另一家公司擁有15.1%都算是擁有額外董事會名額。
有9名董事后,選出執行總裁,以后管理都將由執行總裁負責,要是其他股東有意見,那可以召開董事會表決,這和其他公司差別差不多。
楊舟還是提了一些建議,既然他們打算送20%股份出來,楊舟覺得不如再多拿出20%交給秘密基地。
有了秘密基地的全力支持,他們才能走得更遠。
要是楊舟只是自己賺這么多錢,到時候一些人可能都會眼紅,最重要的是開發于外太空必須要官方力量參與,就算是楊舟的航天公司也給了秘密基地49%股份呢。
每家分給楊舟20%,其實官方也相當于獲得利益,但楊舟發現這些企業家真是太懂事了,那不如就再進一步,看看四個老總會不會繼續讓步。
原本楊舟還真沒有想到要他們的股份,現在卻是個好機會。
外界各種消息在亂傳,小王總目前傳出的消息最靠譜,那就是公司估值1000億,具體四家航天公司的具體股東目前還沒有公開。
楊舟給出的建議,四名老總很重視,他們覺得這應該是官方的意思。
但要是再拿出20%股份,這部分股份正常情況下在董事會里面擁有2票投票權,其他人也很難聯合起來,9票給出去3票,最后公司還能讓他們做主嗎?
開會無數次,最終他們還是妥協了,這樣一來華國最多人參與的四家航天公司,每家的40%都在楊舟和秘密基地手中,并且都有3票投票權。
楊舟的20%比較特殊,依舊占據1票,不然10票最后會導致董事會有10位成員反而會出問題。
當然這也是大家為了限制楊舟的影響力做出的決定。
現在雖然3票在外,影響也不算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