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嘉賓名單上還有很多二線歌手啊……只是這次暫時沒有出席而已。好像除了曲爹級別的大佬可以指定演唱歌手,其他詞曲人作品傳唱人都是隨機抽取的。”
“好吧,所以這首《東風破》不是在場五佬或者蘇爹的作品?”
“應該不是。”
彈幕瘋狂飄出來。
首先王安差點紅這個梗并沒有過去。
雖然蘇晨讓他打了個榜,小火了一把,但觀眾們還是以這個點來調侃王安。
和觀眾的想法差不多,在場的佬級曲爹、歌手們都沒有把這首歌往蘇晨身上扯。
只有黃文山看到王安的時候,心里升起一股怪異感。
王安?
難道這首歌是……
他看向蘇晨。
只見蘇晨食指輕輕敲擊著太陽穴的位置,依然是萬年不變的微笑和波瀾不驚。
你的表情就不能稍微變一下?
黃文山在心里吐槽。
他竟然看不透這個比自己小十歲的小年輕。甚至感覺蘇晨比他還要沉穩和淡定。
他真的只有25歲?
這種氣度和狀態……蘇晨給他的感覺太詭異了。
很快王安登臺。
《東風破》前奏響起。
干凈純粹的鋼琴聲不疾不徐流淌出來,營造出一種恬靜、閑適的優美意境。
華夏人喜歡不緊不慢。
因為慢是一種優雅。
是一種道的境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舒緩的鋼琴旋律,把這種悠然的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對于這段前奏蘇晨有著自己的見解。
他認為這是脫胎于華夏傳統樂器。
在華夏的傳統音樂中不存在“交響樂”這種“大雜燴”。幾乎所有人樂器、曲子都是用來獨奏的。
古琴、古箏、編鐘、二胡、琵琶……
你很難看到他們在古樂中出現合奏的情景。
為什么呢?
大概華夏人追求一種靜的境界。
大道至簡。
最簡單才最優美。
優美的旋律不應該摻雜過多喧囂……
聽到這段平緩舒適的前奏,觀眾、特邀嘉賓、歌手們,內心都好像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沉浸在旋律勾勒出的悠然意境中。
“鋼琴?”李宗勝被驚艷到,“分明是西洋樂曲,但硬是彈奏出了東方獨特的韻味……有點像古琴或者古箏的獨奏。”
佬級曲爹耳朵都很刁鉆。
審美、專業性都不是其他聽者可比。
旋律入耳,李宗勝就意識到了這首歌曲子不簡單。
很有一套。
林西神色也是精彩起來。
他最喜歡在歌曲中運用鋼琴,他喜歡鋼琴。但他沒想到鋼琴竟然還可以這么用。
把鋼琴當做傳統樂器,獨奏,用以烘托氣氛。
西洋為中用啊。
妙哉!
“不過,仍然有《囍》的影子。”林西第一時間想到了《囍》里面那段鋼琴。
只不過這首《東風破》對于鋼琴的運用比《囍》高明很多。
羅群、黃占暗暗點頭。
很顯然他們也聽出了這段前奏的特別。
而黃文山因為猜測這首《東風破》來自蘇晨,所以聽到鋼琴聲的時候,他心跳加速。
“果然是他?”黃文山也想到了《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