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百曉生詳細詳細分析了《西游記》真假美猴王這一段劇情。
為了支撐他的猜測和論點,在原文中找到了諸多“證據”佐證。
最初的證據當然是章節標題“二心攪亂大乾坤,一體難修真寂滅”。
在百曉生看來“二心”是作者的隱喻和提醒。
這二心指的是孫悟空不想保護唐僧去取經了,同時也指“六耳獼猴”,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二心的具象。
當然百曉生的“證據”不止如此。
他還指出在地府,地藏菩薩的“神獸”諦聽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
諦聽已經知曉了六耳獼猴是孫悟空用神通變化而出。
只是因為之前孫悟空曾經大鬧地府,諦聽不敢言明。
有原文為證。
諦聽:“怪名雖有,但不能當面說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王:“當面說出便怎么?”
諦聽:“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騷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
地藏王:“何為不能助力擒拿?”
諦聽:“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神通能將之擒拿?”
地藏早已醒悟,對悟空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
百曉生指出“妖精神通,與大圣無二”是作者很明顯的提醒了。
之后地藏王那句“形容如一,神通無二”也意味深長,令人揣摩。
首先形容如一的兩個人很難找到。
其次神通無二,并非說他們能耐相當,而是掌握的神通法術基本一樣……孫悟空是從菩提祖師那里學來的本事,七十二變、筋斗云……巧了,六耳獼猴也會。
莫非六耳獼猴也是菩提祖師的徒弟?
顯然這種推斷是矛盾的。
所以解釋只有一個,六耳獼猴本就是孫悟空的神通變化。
百曉生還舉出了后面的證據。
如來說:“你等具是一心,且看接下來的二心競斗。”
這二心再次暗示。
后來如來問觀音誰真誰假,其實觀音早就看出來了。只是她不說,只道:“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
這句話也是告訴如來不可當面說破。
不然孫猴子面子掛不住,很可能就真不去取經了。
然后如來才說這世上有四猴混世,巴拉巴拉一大堆。在百曉生看來如來這番話就是在扯犢子。
后來“六耳獼猴”被如來的缽盂拿住。
孫悟空迫不及待將之打死,也是意味深長……而且作者那句話“悟空將六耳獼猴一棒打死,絕此一種。”
絕此一種!
六耳獼猴就這一只嗎?
想想細思極恐。
而且孫悟空一直都想“辭職”,六耳獼猴被打死后,他依然惦記著讓如來給他念個“松箍咒”,放他還俗。
如來說出“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后,孫悟空才答應繼續保護唐僧。
這是如來的承諾。
你保唐僧,以后讓你成佛……這難道不是孫悟空一直想要的嗎?大鬧天宮就是想謀一個差事。
因此如來這番話打動了孫悟空。
同時也證實“六耳獼猴”的確是孫悟空的二心,乃他神通所化。
百曉生洋洋灑灑,將這個情節講得頭頭是道。
讀者們看完都嘖嘖稱奇。
“臥槽!!大豬蹄子在書里還藏著這么多玄機?”
“看完后頭皮發麻……你這么一解讀,孫悟空這個人物瞬間變得復雜豐滿起來。以前就是一潑猴,銳氣沖天。被如來壓了五百年,現在也開始講究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