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豬蹄子這混蛋!!竟然處理得這么模糊。”
“這樣處理也是不讓孫悟空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崩掉……還行吧。本以為是bug,沒想到大豬蹄子處理得這么巧妙。”
然而這時候百曉生再次說道:“你們以為《西游記》僅此而已嗎?其實整本書都暗藏玄機。”
“怎么說?”大家頓時來了興趣。
“內容有點多,你們等我,我寫一篇文章,然后你們就知道了。”
百曉生說完便不再說話。
直到兩個小時后,百曉生發了一篇文章《你真的讀懂來了西游嗎》。
文章開篇第一句就是炸彈。
“西游記師徒四人、白龍馬西天取經,實際上只有一人。”
“孫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豬八戒是人的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龍馬是人的意志力。”
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百曉生進行了大段大段的分析,甚至指出,文中的人名、地名、神通名也暗藏玄機。
斜月三星洞,斜不就是心字的那一勾,三星不就是心字的三點?
所以孫悟空代表人心,文中又稱心猿。
心猿意馬,悟空、白龍馬。
《楞嚴經》說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七十二變,人心善變,瞬息間七十二變……
《黃帝八十一難經》上說“人晝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息”,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
孫悟空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正好是大唐到靈山的距離,靈山再遠也就心的一念就到了!善惡只在一念之間,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只要你見性志成,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西游記》看起來寫的是神魔妖怪,實際上寫的是人心,寫的是人生,討論的是人生的真諦。”
“八十一難,每一難都暗藏隱喻。”
“每一個妖怪都是心魔。”
“白骨精情、愛、欲;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金銀錢財困頓人心;七個蜘蛛精七情六欲……”
“整個西游,就是和心魔的對抗和馴服。戰勝心魔襲擾,也就登上人生巔峰。”
百曉生的深刻解讀瞬間就在網上火了。
各大書友群、論壇、微博等等,這篇解讀文章瘋傳,甚至登上了熱搜。
“這是真的嗎?我特么全看打打殺殺去了!竟然還蘊含著這么深的隱喻?”
“我感覺我看了個寂寞。”
“臥槽啊!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本書就遠遠超出網文的范疇了……立意很高啊!”
“@會說話的豬肘子,真的是這樣嗎?”
“吹爆大豬蹄子!”
“看完解讀,我只想給大豬蹄子跪下。”
“大豬蹄子野心很大啊!!已經不想局限于網文了?想要進軍文壇,吊打各路文學大家?”
“瑟瑟發抖。”
“不愧是大豬蹄子,一本仙俠文都能寫出這種深度。”
大家都討論瘋了。
百曉生之后,一場“西游大解讀”如火如荼進行。受到百曉生的啟發,大家從不同角度去看西游。
還真被讀者們看出了門道。
“從西游記看團隊管理。”
“西游記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西游記那些神一般的巧合!”
各種各樣的觀點紛至沓來。
其中“西游記那些讓人細思極恐”的帖子繼《你真的讀懂了西游嗎》后,火了。
讀者扒出了許多西游記的細節。
比如每次唐僧有危險總有人神佛伸出援手,比如結尾處的《無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