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薇一開口“狼煙”二字便是怒音,“筆刀”二字同樣豪放有力,宛若沙場上將士的熱血怒吼。
陳曉薇看起來挺溫柔一女孩子。
但一開口就驚艷了所有人。
那種粗獷豪放的感覺瞬間就有了,與陳曉薇的形象形成戲劇性反差。
就像你看到一個長發飄飄的賢淑美女,上前搭訕,你以為她的聲音會溫柔如水,結果是個女漢子那種感覺。
當然這里的陳曉薇并沒有給人那種驚悚感。
而是驚艷。
再加上這歌詞與前面的《出塞》形成了完美的對應,相當于把前面的古詩接上了。
觀眾們都欣喜萬分。
“狼煙、筆刀處的怒音愛了。”
“哈哈哈,女將軍登場!”
“颯颯的感覺。”
“好喜歡。”
怒音顛覆了大家對陳曉薇的認知。
原本以為她是個會唱《大魚》的軟妹子,現在才發現,她軟中帶硬!
兩人的對唱形成首位呼應。
掀開了接下來的詩篇。
“談愛恨不能潦草
戰鼓敲啊敲
用信任立下誓言我來熬”
“戰鼓敲啊敲”這句舒彥扯著嗓子吼出來,將秦腔唱法展現得淋漓盡致。
秦腔,因為常用棗木梆子敲擊伴奏,又稱為梆子腔。
樸實、粗獷、豪放、夸張。
舒彥一開口那種飽滿酣暢的感覺便瞬間讓人心胸為之開闊。
聽起來很爽啊。
舒彥之后,陳曉薇也開始了秦腔唱法。
“這緣分像一道橋
旌旗飄啊飄
你想走就請立馬抽刀
愛一筆勾銷”
戰鼓、旌旗、愛恨!
短短幾句歌詞,勾勒出古代軍人的愛恨別離。
那時候通信沒現在這么發達,男人充軍,這一走就是幾年幾載,生死未卜。
是分別。
也可能是訣別。
所以古代軍人的愛恨別離,家國情懷,會更加濃烈。
這也是為什么邊塞詩如此盛行的原因。
兩番對唱之后,終于迎來了二人的合唱。
“談愛恨不能潦草
紅塵燒啊燒
以生死無愧證明誰更重要
這緣分像一道橋
故事瞧一瞧
走天涯你我卸下戰袍
夢回長城謠”
歌曲進入A段的高潮部分,二人合唱,同時高音也瞬間飚上去。
臺下觀眾,或者直播間觀眾,都能看到舒彥脖子上,太陽穴位置,青筋夸張鼓起來。
臉也有些憋紅。
“我怎么感覺這兩人在比高音?”
“男聲本來就沒女聲那么容易把音調唱高,很明顯蘇爹寫歌的時候,考慮更多的是陳曉薇能達到的最高音……所以舒彥只能拼命跟上陳曉薇的高音。”
“哈哈哈,為了唱這首歌,舒彥真的盡力了……我真擔心他會被憋死!唱不上去就別硬剛啊。”
“這哪是盡力,分明就是拼命。”
“這高音殺瘋了。”
“怒意才是真贊!”
“拋開歌詞不說,就這種融入秦腔的唱法,我直接跪下。”
“請收下我的膝蓋。”
“陳曉薇原來也有這么多打開方式啊。被蘇爹一一解鎖。”
“你這解鎖認真的嗎?舒彥聽了想打人。”
“蘇爹:我不是那種人。”
沙雕網友們議論紛紛。
而李宗勝等人在經歷了“古詩”的震撼后,聽到怒意、高音,以及將秦腔完美融入唱腔的唱法,都紛紛稱贊不已。
首先歌詞就很“秦”。
大氣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