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豬蹄子和蘇爹,這是輪番虐我們啊。”
“不過這首歌真的好美好美……就好像華夏五千年的離愁別緒都融入了其中一般。”
梧桐聽到《送別》,情緒也是有些繃不住。
十年前他離開華夏去大和國。
他媽媽非常不舍。
“一定要去嗎?”媽媽問。
“一定。”還年輕的梧桐很想干出一番事業,“好男兒志在四方。媽,我一定混出名堂。”
“什么時候回來啊?”
“混出名堂就回來。”
那時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啊。
而就在他走后的一個月。
媽媽出了車禍。
沒了。
他瘋狂趕回來。
然而。
最后那場送別,卻是永別。
所以這首《送別》唱得他聲淚俱下。
倒了滿滿一杯紅酒,一口灌下去。
問君此去幾時還……這一句簡直扎碎了梧桐的心臟。媽媽也曾問他什么時候回來,可是……
這是他心間永遠的遺憾。
所以!
安葬好媽媽后,一走!
他就真的十年都沒回來。
這首歌聽得他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一曲唱罷。
全場都是抽泣聲。
舞臺上的壹戰隊成員,自己也都唱哭了。
這讓蘇晨想起樸樹唱這首歌的時候說過:
“有時候覺得生活就像煉獄一樣,然后覺得在音樂里的時候,即使唱最悲傷的歌也覺得享受。”
“若此生能寫出這樣的歌,死而無憾。”
雖然這句話很具有樸樹的個人色彩。
但從中也不難體味出好音樂的魅力。
好音樂可以讓人悲傷、悵然、享受,勾動人最美妙的情感體驗。同時它也能穿透時空,經典永流傳。
《送別》能傳唱百年。
其魅力和藝術感可見一斑。
今天有多少音樂,在百年后依然被人記得呢?如果今天沒有,那百年后的人們,是否只能在兩百年前的音樂中找到共鳴和慰藉?
想想真是可怕啊。
文化,好的文化,必須一代代傳承下去才行……
約莫過去一分鐘。
主持人上臺說道:“蘇晨老師這是要讓我們哭著告別嗎?”
《夜空中最亮的星》到《送別》,這兩首歌本來沒什么特別的聯系。
但因為向日葵合唱團,不少人都將這二者聯系了起來。
把蘇晨形容成眼淚收割機。
蘇晨聽到主持人的問題也是抹了抹紅潤的眼眶,他聽這首歌,想起了地球上的親人朋友。
真是惆悵啊。
“每一滴眼淚都是珍珠。”蘇晨回應道,“我是珍珠收割機。”
聽到這話大家的心情忽然就好了很多。
只不過《送別》的旋律就很上頭。
聽完一遍,觀眾們也許沒記住歌詞,但旋律卻能哼哼出來,不斷在耳邊在心里回響。
主持人沒有多言,很快進入到了投票打分環節。
身后的大屏幕上《送別》的得分瘋狂跳動。
最終得分定格。
10分!
滿分!
終于在節目的最后,《快樂合唱團》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滿分。
頓時現場觀眾和直播間觀眾都沸騰了。
“壯哉我蘇爹的粉絲們!!”
“創紀錄了!”
“恭喜壹戰隊獲得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