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少言寡語,不喜談笑嬉戲。成年后,三次參加科舉考試,沒有考中,故隱居草野,努力治學,并曰:“我族門第顯赫,庸矣,何必仕。”
董德生而樂善,家境雖不富裕,但樂于行善,分割家產周濟救濟窮苦人家。董德曾拜宋代大哲學家陸九淵(南宋撫州金溪(今屬江西)人,字子靜,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乾道進士,任靖安縣主簿,調敕令所刪定官。)門下,終日靜坐,專心理學,治學有德,善于文章,詩思和平,類于本人之品,故跟隨他習學之人多有德名。
卷之111辛巳太歲鄭但將軍
辛巳太歲鄭但將軍,鄭姓名旦,一作但,字希周,生于明代歙(今安徽省歙省),辛巳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十八,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庚辛年巳運程與禍福。
鄭但嘉靖癸未年(1523年)進士,曾任浙江右布政使,善于作詩,很有名望。鄭但的“花明沛上宴,香起洛中塵”(沛水的宴席上鮮花爛漫,洛陽的煙塵中香風飄曳),“河影城頭墜,秋聲塞上生”(河面上橫墜下城頭的倒影,邊塞上彌漫著金秋的風聲),“棘道黃云上,蠻村白草傍”(黃色的云霧上蜿蜒著一條小路,白色的芳草邊座落著一座荒村),“箐道千盤臨戌堡,山城百雉入邊州”(彎曲的青竹小道通向衛戍的城堡,成群結隊的野雉飛入邊關的城鎮)。皆出渾淪,不落輕靡。時人稱但家敦倫理,官場勤奮廉潔,有德之才,炳為辭藻,道德人品融于詩中。
卷之112壬午太歲陸明將軍
壬午太歲陸明將軍,陸姓名明,生于明代銅陵(今安徽省銅陵市),壬午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十九,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壬午年運程與禍福。
陸明,一生酷愛讀書,幾乎沒有一天釋卷。明代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中壬子科舉人,陸明出任福建市舶司提舉,從五品,專管福建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到任后,遵循為官之道,以民為本,從不諂上壓下。時有兄弟爭財者,陸明耐心辨別其是非曲直,最匆使兄弟二人感動醒悟,彼此相讓,繼續同住一處。陸明蒞事嚴毅,措置有方,恰當得體。凡興建大型土木工程之事,百姓常未感勞煩,工程已就。
陸明卒后,世人感壞其功德,朝廷降旨于銅陵立“上馬碑”和“下馬碑”。
卷之113癸未太歲魏仁將軍
癸未太歲魏仁將軍,魏姓名仁,宇子行,生于明代華州(今陜西省華縣一帶),癸未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二十,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癸未年運程與禍福。
魏仁,幼年始苦讀詩書,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出任訓導。其師,家庭因為矛盾,被前妻誣告入獄。魏仁得知惡訊,袒露胸脯,以箭貫穿耳,懷抱其師之子,潛于路旁,候皇帝出行車駕。皇帝至時,魏仁頭頂奏章,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