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路邊叩頭鳴冤。皇帝鸞駕騎虎賁菊驚動皇室乘輿,舉弓射向魏仁。魏仁不肯離開,旄頭又拿戟叉刺傷魏仁之胸部,魏仁仍是不退。魏仁衰泣之辭請,感動了皇帝,最終感動了皇帝,師之冤屈恥辱得以昭雪。
卷之114甲申太歲方杰將軍
甲申太歲方杰將軍,方姓名杰,生于福建,甲申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二十一,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甲申年運程與禍福。
甲申太歲方杰將軍,于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任同安縣(今福建省同安縣)知縣。在任期間,減征、緩征百姓賦稅,昭雪民間積壓之冤假錯案,處理久滯未清之案件。同時興修河流堤防,清算民間田畝的不實之數,發展農業生產。方杰奮勉從事縣政,提倡對民眾教化為先,諂上媚下與此無緣,不寬容權貴,體恤下士。方杰通過多年日理萬機之努力奮斗,全縣人民之精神煥然一新,農業、手工業等均得到一定發展,呈現太平盛世景象,成為此地設縣以來最好,最受百姓愛戴的父母官。百姓父老稱方杰的治理有“三善”:一曰田無廢土,二曰市無游民,三曰獄無宿系。
卷之115乙酉太歲蔣崇將軍
乙酉太歲蔣崇將軍,蔣姓名尚,又名崇,生于東陽(今浙江省東陽市),乙酉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二十二,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乙酉年運程與禍福。
蔣崇自幼謙恭誠懇,不虛言妄語,安分守己,忠厚老實,少言寡語,低調行事。一旦鄰里間有了糾紛,蔣崇常以簡短說勸導之言,切中要害,擲地有聲,令人信服。蔣崇其家境并不富裕,但,即使穿得粗陋,吃簞食豆羹,甚至有時斷炊,即使居住茅舍難以抵御風霜雨雪,此公依然坦然相對,毫不怨天尤人。如鄰里有了困難,蔣崇都能竭盡全力給予幫助。農村中土地就是糧食,就是生命,可如果有人耕田不足,懇求蔣崇借田耕種,蔣崇都會無私幫助,毫不吝嗇。故鄉里百姓無一不尊敬蔣崇的崇高德行。蔣崇晚年得病的時候,鄉里人每天絡繹不絕前去探望。蔣崇卒后,鄉人皆悲傷痛苦不已。
卷之116丙戌太歲白敏將軍
丙戌太歲白敏將軍,白姓名敏,又名叔敏,生于明代閩地(今福建省),丙戌年當值之神,六十甲子神之二十三,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之本命神,掌丙戌年運程與禍福。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白敏任潮州知府(今福建省潮州市)。在任期間,興辦學校,勸課農桑,嚴于律己,恪盡職守,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白敏家中子弟皆遵循他的教導,生活清白儉樸,不沾染紈绔子弟常有的荒淫和揮霍的之惡習。時水多潮漲,淹沒了許多百姓的良田。許多家庭即使出賣子女也都付不出常年應該交付的稅糧。白敏將民間困境如實上奏,得到朝廷允許免除稅糧。故潮州百姓都感念他的功德與善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