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部真經;曾囑其弟子鄭思遠,在他死后將“上清”、“三洞”、“靈寶”中盟諸品經箓付閣皂宗壇及家門弟子,世世箓傳。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北宋徽宗封葛玄為“沖應真人”,南宋理宗封葛玄為“沖應孚佑真君”。葛玄羽化成仙后,道教稱之常道沖應孚佑真君,俗尊為太極葛仙翁。道教中與張道陵、薩守堅、許遜合稱四大天師。
卷之166許遜
許遜(公元239-374年),字敬之,東晉人,又稱許真君、許仙、許旌陽、許祖,祖籍河南汝南,生于晉代豫章郡南昌縣長定鄉益塘坡慈母村(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附近),道教凈明派祖師,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并稱道教四大天師,中國道教信仰之仙神。
許遜天資聰穎,博學多才,經史、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無所不精,尤好道家修煉之術。二十九歲時拜西安(今修水小)大洞君吳猛學道,盡得秘傳。三十六歲時,與文學家郭璞結伴遍訪名山勝地,于南昌西郊的逍遙山(今江西省新建縣西山鄉)隱居,只求修煉,不愿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舉孝廉,拜旌陽(今屬湖北省)縣令,去貪鄙,減刑罰,倡仁孝,近賢遠奸,政績卓然。時當地又流行瘟疫,許遜用所學藥方救治,百姓感激,敬如父母。旌陽民謠曰:“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活人,病無能為。”后見世亂,棄官東歸,周游江湖。修道煉丹于西山,著書立說,創立“太上靈寶凈明法”,相傳著有《靈劍子》等道教經典。寧康二年,羽化成仙,時136歲,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追封“神功妙濟真君”。
卷之167王靈官
王靈官,全稱“先天首將赤心護道三五火車王天君威靈顯化天尊”,又稱隆恩真君、豁落靈官、火車靈官王元帥,生于(今江蘇淮陰),一說今河南鹿邑縣前尹,道教五百靈官之首,號為“都天大靈官”,道教崇奉之護法尊神,明代之雷神、火神,降魔之神,掌天上、人間糾察。凡做過惡事者難其法眼,有錯必糾,有罪必罰為道教中嚴苛之神。
相傳王靈官原名王惡,湘陰浮梁之廟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為西河的第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的弟子薩守堅,飛符火焚,將王惡燒成火眼金睛。王惡奏告天庭。玉皇大帝即賜慧眼并金鞭,準其陰隨薩真人,察有過錯,可報前仇。宋徽宗時師從薩守堅,受道符秘象。薩守堅觀察其無過可尋,賜姓王名善,并上奏天廷,授為三五火車雷公之職,擢為靈官。
王靈官,赤面髯須、火睛三目、披甲執鞭,左持風火輪,右舉鋼鞭。后世道觀多以其鎮守山門,稱為護法神。朝宣德(公元1426-1435年)年間改廟為大德觀,封二真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