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攜弟子王長同往云錦山今江西省鷹潭市),耗時三年煉丹而成。又入嵩山、陽平山(今四川省彭州市九龍縣)、鶴鳴山(今四川成都大邑縣)等地精修道法。東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正月十五日夜,太上老君下降鶴鳴山,傳授張道陵符箓、經訣、劍、印等,令其制訂科律,輔佐國君,教化世民。時巴蜀有八部鬼帥,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淫祀害民。張道陵奉老君之命,于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大敗鬼眾。至今川渝一帶仍流傳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箓大破鬼兵故事。
張道陵著作有《老子想爾注》,弟子三千人,設立二十四治,奠基天師道。與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后張道陵在云臺峰與弟子王長、趙升一同白日羽化成仙,壽一百二十三歲。
卷之164薩守堅
薩守堅(生卒年不詳),又稱薩真人,自稱汾陽薩客,道號全陽子,又稱崇恩真君。南華人,一說為蜀西河(今四川成都郫都區唐昌鎮西)人,后有的書稱為今山西汾陽人,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合稱四大天師,中國道教信仰之仙神。
薩守堅初習醫,因誤致人命,故棄醫從道。欲求學法,出蜀至陜,路遇神霄派創始人王文卿、林靈素及龍虎山三十代天師虛靖天師張繼先,三道人各授一法與薩守堅,一為咒棗術,一為扇疾術,一為雷法,薩守堅依法行之皆驗。薩守堅后用咒棗為民去疾救命;用雷法滅邪除妖、祈晴禱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復生。法裔傳至后代,衍為“西河派”、“天山派”、“薩祖派”。薩真人以道法內煉、苦行修戒著稱。撰著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存《道法會元》經籍之內。永樂(公元1403--1425年)中,明成祖冊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教內尊稱一元無上薩翁真君、玄風永振天尊、薩祖、清風教主。道教中與張道陵、葛玄、許遜共為四大天師。薩守堅得道后,端坐羽化成仙。
卷之165葛玄
葛玄(公元164--244年),字孝先,道教尊稱太極葛仙翁、葛仙公、太極左仙公、沖應真人、沖應孚佑真君,本三國吳國瑯琊人,后遷丹陽句容(今屬江蘇),教靈寶派祖師,中國道教信仰之仙神。
葛玄出身世宦,高祖葛廬為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邳侯,祖葛矩仕漢為黃門侍郎,父葛德儒歷大鴻臚登尚書,素奉道法。葛玄自幼好學,博覽五經,十五六歲名震江左。尤為老、莊之說,不愿仕進。后歷游靈岳山、赤城山,羅浮山等諸山,從仙人左慈,得受《白虎七變經》《太清九鼎金液丹經》《三元真一妙經》等,遵照太上老君教誨,修煉勤苦不怠,能遨游山海,分形變化,尤長于治病收劾鬼魅之術。后漢室傾覆,三國戰亂,于是刪集《靈寶經誥》,精心研誦“上清”、“靈寶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