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其狀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傳說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饕餮常被比作貪欲飲食,冒于貨賄。因其能吃,以至吃掉自己身體,只剩頭與嘴,更貪吃,所見之物皆吃,直至撐死。
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良渚文化、近四千年前的二里頭文化,其出土的青銅器、玉器上,多刻鑄有饕餮紋。饕餮紋,左右對稱,不僅有喜、怒、哀、樂顯露,同時具有莊嚴、威武、仁慈、兇惡、陰險、神秘之態。
卷之197窮奇
窮奇,吞食惡鬼十二種猛獸之一,四兇神之一的神話生物,原為上古時期四位殘暴的部落首領,后被杜撰為他們部落圖騰的四種怪物。中國遠古神話抑善揚惡之惡神。少皞氏之子。《左傳·文公十八年》曰:“少皞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窮奇。”《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窮奇的來歷,“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
《山海經·海內北經》云,窮奇外貌似老虎,體如牛大而生滿如刺猬一樣之倒刺,卻生一對翅膀,叫聲如狗,喜吃人,更會從人頭部開始進食。傳說窮奇常飛到有打斗之現場,將有理一方吃掉,將忠誠之人鼻子吃掉;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會捕捉野獸贈之,并對其鼓勵。遠君子近小人乃窮奇也,乃邪惡之象征,代表至邪之物。
古時臘八前一日,宮廷要舉行一個名曰逐疫儀式,由方相氏帶著十二只異獸游行,窮奇和另一只騰根異獸,共同負擔著吃掉害人之蠱,后被神話人格化歷史化,后被舜帝擊殺。
卷之198梼杌
梼杌,又稱傲狠、難訓,相傳北方天帝顓頊氏之子。《左傳·文公十八年》云:“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史記·五帝本紀》云:“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梼杌。”四兇神之一的神話生物,原為上古時期四位殘暴的部落首領,后被杜撰為他們部落圖騰的四種怪物。中國遠古神話中之神。
傳說梼杌乃鯀死后怨氣所化而成一個無惡不作之人,死后化為兇獸,《神異經》曰,梼杌生活于偏遠西方,體格像形如虎卻生很長狗毛,臉似乎像人,獠牙如野豬,尾長丈八尺,性比頑石,能斗不退。
《左傳·文公十八年》云:“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后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梼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后常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之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