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鐵拐李幼年時天資聰慧而聞名于巴國,李耳(太上老君)騎牛云游巴國機緣識得幼年鐵拐李。見其
(本章未完,請翻頁)
非凡給予點化,巴王多次召其為官均遭拒。公元前316年巴國遭秦惠文王所滅。時連年戰爭,烽火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哀殍遍野。鐵拐李看破紅塵,奔走華山訪仙學道,晚年修道于石筍山。成仙后,精專于藥理,專治風濕骨痛之藥膏,恩澤鄉里,普救眾生,深得百姓擁戴,譽為膏藥行之祖師。
道教經典說,鐵拐李本乃眉清目秀、文質彬彬、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氣宇宣昂之讀書人。由于在修道中達到了很高造詣,其靈魂與肉體達到分離。一日,出行訪友命令弟子看守尸體,其靈魂已去。幾天后,弟子家中突生大事,故將尸身燒掉回家。當李鐵拐之靈魂歸來時卻找不到尸體,乃附一跛腳乞丐尸體而起,蓬頭垢面,袒腹跛足。
卷之230漢鐘離
漢鐘離(公元168--256年),復姓鐘離,名權,字云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谷子,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鐘離,全真道尊稱“正陽祖師”,漢代咸陽人,全真道祖師,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漢鐘離,少工文學,尤喜草圣,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其兄鐘離簡為中郎將,后得道成仙。漢鐘離兵敗誤入終南山,饑餓交迫,疲憊不堪只是已有鸞鶴之志,乃回心向道,向一老人哀求度世之方。這位老人乃鐵拐李,授鐘離權以長生真訣、金丹火侯及青龍劍法。又遇東華帝君授以至道,乃隱于晉州羊角山,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后東游泰山,得華陽茅真人之太乙刀圭、火符之訣真傳。之后又入崆峒山謁見太上老君,經老君推薦,玉皇大帝封漢鐘離為“太極左宮真人”,至此列入仙班。《續文獻通考》曰:“東華少陽帝君號帝君于終南凝慢洞以道授徇鐘離權。”傳說成仙后的漢鐘離身材魁梧,須髯飄灑,身穿青道袍,手搖芭蕉扇,自在逍遙,度呂純陽而去。
卷之231呂洞賓
呂洞賓(公元796--1016年),原名呂巖,字洞賓,又稱呂祖、呂祖師、呂仙祖、無心昌,道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生于蒲州河中府永樂縣招賢里(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縣招賢村),中國道教仙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托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礦業之神、理發之神。
呂洞賓自幼好讀,淹博百家,但三舉而不第。四十六歲的呂洞賓再度長安應考,酒肆中遇上仙漢鐘離。漢鐘離讓其做一個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封妻蔭子之美夢,醒后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鐘離權為師,赴終南山修道。呂洞賓于黃鶴樓得道升仙,得道后曰:“人能忠于國,孝友于家,信于交友,仁于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方便濟物,陰騭格天,則人愛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于吾同,雖不見吾,猶見吾也。”于是云游四海,普渡眾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
呂洞賓在民間與觀世音菩薩、關圣帝君成為影響最大之三位神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