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237孟婆
孟婆,生于西漢,駐冥府奈何橋,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人物,冥界之神,地府專司。
傳說混沌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堂世界乃一切之主宰,人間即所謂的陽世人界,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分天地、神仙、殷官各司其職。神仙陰官,各司其職。孟婆本天上一散官。后看到世上無數之感激、仇怨,即使死了,也不肯放下,于是來到陰曹地府之忘川河邊,于奈何橋橋(奈何橋,乃民間神話觀念中送人轉世投胎必經之路,猶如一道關卡。)頭立一口大鍋,將世界的思想提煉成孟婆湯,讓鬼喝了,可忘記一切生前愛恨情仇,進入下一個輪回。一說,孟婆乃孟姜女是也,昔孟姜女哭倒長城后,長城下現尸骸無數,為了忘記痛苦,熬制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讓人忘記記憶后,免除輪回之苦。此說從元朝到明清在其文人筆記中廣泛流傳,也是民間最為認可而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
卷之238紫氣元君
紫氣元君,全稱為“玉清圣祖紫炁元君”,又稱紫炁元君,稱簡稱紫元君,太上老君之化身,真武大帝之師,道教中之尊神。
道經云,真武大帝降生為凈樂國太子后,不愿繼承王位,志契學道,愿事上帝,普福兆民。感動了紫元君,紫元君授以無上道,令真武到武當山修煉,又以鐵杵磨針超度真武,在武當山修煉學道四十二年得道成仙。后人建姥母祠、磨針井廟宇,塑其像供奉。
紫炁即紫氣。羅睺、計都、紫氣、月孛等合稱四余星,日、月、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紫炁、月孛、羅睺、計都等,其神稱為十一曜星君。羅睺、計都為逆日月而行的星君;紫炁、月孛為順日月而行的星君。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羅睺、計都、紫炁、月孛、合稱十一曜。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加上羅睺、計都、合稱九曜。
卷之239福星天官
福星,又稱子神、送子張仙、張仙爺,道教稱福星天官,中國民間供奉之吉祥神。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古人稱之為歲星,所在有福,故又稱福星,與祿星、壽星并稱為“福祿壽”天神,其立于三星之左側,為春聯等吉祥物品。起源對星辰自然崇拜,按其意愿,賦予神性和人性化。李商隱《北齊歌》:“東有青龍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傳說唐代道州出侏儒,歷年選送朝廷為玩物。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后,即廢,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民間普遍奉祀。到元、明時,陽城又傳說為漢武帝楊成。或尊天官為福神,或尊懷抱嬰兒之“送子張仙”。
《尚書·洪范》將福概括五個方面,稱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朝桓譚《新論》云:“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后又“福、祿、壽、財、喜”,不同時代,略有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