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289陶神
陶神,制陶祖師神。傳說陶神乃黃帝時期陶正(掌管燒陶事務)寧封子。能積火自焚,隨煙氣而上下。傳說洪水泛濫,人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無盛水器。寧封偶于燒野獸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某次燒陶,升窯添柴,因窯頂柴塌,遂陷火窟,寧封子隨煙氣上升,火化登仙。
寧封子升仙后,棲于蜀之青城山。東晉王嘉《拾遺記》云:“洹流如沙塵,足踐則陷,其深難測。大風吹沙如霧,中多神農魚鱉,皆能飛翔。有石蕖青色,堅而甚輕,從風靡靡,復其波上,一莖百葉,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瀾,言沙涌起而成波瀾也。仙人寧封食飛魚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寧先生游沙海七言頌云:‘青蕖灼爍千載舒,百齡暫死餌飛魚。’則此花此魚也。”
卷之290鹽神膠鬲
鹽神膠鬲,商末大臣,鹽業崇拜信仰神祇之一。
膠鬲原為紂王大夫,商紂之亂,隱遁經商,販賣魚鹽維持生計。膠鬲在販賣魚鹽中,為周文王發現,舉為重臣。文王委托商作內應,后官居少師。
公元前1061年,武王以四萬大困兵力討伐紂王,紂王倉促組織大批奴隸抵抗,連同朝歌的守軍,七十于萬人迎戰于牧野。由于微子、膠鬲等人的策反,紂王七十多萬人一經接觸周兵就土崩瓦解,倒戈投降掉轉矛頭逼向紂王。商軍大敗,自焚于摘星樓,商朝滅亡。武王建周后,周武王建周朝后,賜膠鬲隨姜尚,封居于山東半島,后該地稱膠州。后來膠鬲離朝,歸隱山間之野。為紀念這位賢相,人們建鹽宗廟祭祀,尊為鹽商鼻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