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001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前486年),名喬答摩悉達多,又稱為釋尊、佛陀、世尊、如來佛祖、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太子,佛教創始人。
釋迦牟尼乃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太子。其父乃國王凈飯王,其母摩耶夫人,來自鄰近拘利國天臂城主善覺王之胞妹。傳說摩耶夫人天夜里夢見一頭六牙白象王飛入體內,至此懷孕。尊從印度回娘產子傳統,往天臂城途經藍毗尼園時,由右肋生太子,生產七天后去世。釋迦牟尼由繼母,摩耶夫人胞妹波閣波提撫養成人。
釋迦牟尼一生既平凡又睿智,十二歲時,已掌握當時印度最高學問,十六歲時,娶了表妹耶輸陀羅,生活和諧美滿。一次駕車經過東、南、西三座城門時,目睹人類老、病、死三種形態,故認識任何人避免不了痛苦。在經過北門時,見到一游僧,萌生擺脫命運枷鎖之思想。二十九歲一天晚上,拋下家庭之一切,獨自出宮而去。三十五歲時,在一課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于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八十歲時于拘尸那迦城示現涅磐。
卷之002舍利弗
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又譯作鹙鷺子、秋露子、鴝鵒子、鴝鵒子,梵漢并譯稱舍利子、舍梨子。舊譯身子。又稱舍利弗多、舍利弗羅、舍利弗怛羅、舍利弗多羅、奢利富多羅、奢利弗多羅、奢唎補怛羅、設利弗呾羅。生于摩伽陀國王舍城,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于世。
舍利弗降生于婆羅門種姓家庭,父提舍乃婆羅門教著名論師(指精通論藏或論釋佛教經義的僧人),其母乃摩伽陀國王舍城婆羅門論師之女。其母懷他之時母異常智能。舍利弗八歲時,能通解一切書籍。二十歲時已是一表人才,身材頎長,面容清秀,雙目有神,雙手過膝,一派學者風度。至此告別田園和父母,外出訪師問道,追求真諦,同學中目犍連乃唯一知己,他與目犍連年齡、學問、思想、志愿相差無幾,故彼此相處十分融洽。
舍利弗一次在王舍城街上巧遇佛陀弟子阿舍婆誓比丘,阿舍婆誓乃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舍利弗從阿舍婆誓口中得知佛陀及其教法,如日光照耀,掃除一切陰埋。舍利弗與目犍連率領二百弟子一同皈依佛陀,僧團力量瞬間強大起來。
卷之003目犍連
目犍連尊者,又作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大目乾連、大目連、目連、目揵連、目伽略、勿伽羅、目犍連延、目犍羅夜那、沒特伽羅、毛伽利耶夜那。別名拘律陀、拘律、俱哩多、拘離迦、拘理迦、俱離多,意譯天抱。以天下神通第一著稱,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神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