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藍神,亦稱伽藍菩薩、伽藍尊者。
佛教伽藍神乃保護伽藍之神,《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中曰伽藍保護神有十八位,分別是: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在其十八伽藍保護神中,以伽藍菩薩關公具有代表性。《釋氏要覽》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
關公(?—公元220年),姓關,名羽,字云長,本字長生,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東漢末年名將。逐孫權所置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拜為前將軍,圍攻曹操將征南將軍曹仁于樊城,時值漢水泛濫,左將軍于禁所督七軍皆被淹沒,又斬將軍龐德,自許(今河南許昌)以南往往遙應,威震華夏。關羽以剛正不阿著稱,后在北攻曹魏時被孫權殺害,民間信仰將關羽奉之為神,尊稱其為“關公”,用來驅逐危險。佛教融合民間信仰,將關公作為崇拜之神祇,稱為“伽藍菩薩”。據說關公求得三皈五戒,皈依佛陀,誓愿永遠為佛教護法。
卷之036救脫菩薩
救脫菩薩,東方凈琉璃世界八大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之四。救脫乃救苦救難,助人解脫一切之痛苦與災難。
佛教將人類劫數分為三個階段,正法時期極短,佛在世之時候;佛過世后,佛像與經典仍在,曰像法時期。
佛說在像法時期,未來時代,人類文明進化將之飛躍性發展,伴之而來的是各種各種痛苦和疾病。救脫菩薩曰末劫時,病越來越多,長病羸瘦。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馀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搩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當然在科學尚未發達時期,人們想去痛消災只能依賴精神世界之希望寄托,無可厚非。
卷之037寶檀華菩薩
寶檀華菩薩,東方凈琉璃世界八大菩薩之一。跣足立于蓮臺,面相豐圓,頭戴花蔓冠,袒上身,披云肩,臂上戴膀圈,胸、膝上飾瓔珞,帔帛橫過腹膝兩道。項后均有圓形頭光。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記載,寶檀華菩薩菩薩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學六波羅蜜多。一、布施波羅蜜,以財布、體力、勞力、利益布施于波羅蜜多眾生。修布施可治慳吝貪愛煩惱,能施與眾生利樂。二、尸波羅蜜,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三、忍辱波羅蜜,為大眾利益,忍受毀罵、饑寒、打擊等,以及苦,斷除瞋恚煩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