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浙商,是我所見過最勤奮的一群人,他們對于市場的敏感度,對于市場進入和退出時機的把握,確實值得肯定。
我有很多浙商的朋友,他們那種對于企業經營的用心和執著,讓人不得不尊敬,如果我們每個國企的職工都有這樣的精神,何愁國企央企不興?”
吳不群一拍桌子,贊嘆道:
“張總作為體系內的人,能夠這樣評價浙商,實在是太給面子了。
我也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你們國企的一幫領導人,從來都不管市場,只管政策,只要不違規,基本都敢干。
只要有一點可能沾到責任的風險,就退的比兔子還遠,這種心態去適應市場,恐怕很難成功。
別的不說,這些年,你們不少國企業抱去海外并購,可是實際的成績很糟糕,與國外的一些企業根本無法耍心機,這其中的問題......”
張慕呵呵一笑:“吳總,這個事情恐怕是扯得有點遠了,我們的國企負責人,也沒有那么糟糕。
只是我們身上條條框框比較多,不能像你們一般隨心所欲罷了。
民營企業所考慮的主要以經濟效益為主,可是國企,尤其是像我楊木這樣的央企,需要兼顧社會責任,所以不得不考慮社會效益。
不然的話,國企壟斷行業如果任意定價的話,整個國民經濟都垮了!
至于你說的對風險的防范,那是因為我們央企平時也多與央企打交道,大家都更有契約精神,也更守規矩。
所以遇到有些伎倆難道經驗不足,不過慢慢就會好起來了!”
吳不群點點頭:
“真想不到張總年紀輕輕的,分析問題卻有獨到的見解,尤其是口口聲聲講到社會效益,足見這思想境界竟如此之高啊,我真是不枉此行啊!
你知道我為什么一大早就趕過來嗎?那是昨天被羅總說的。
羅總說,他經營企業這么多年,從來沒見過象張總這樣能挑擔子,能雪中送炭的國有企業負責人。
所以我才決定立馬過來看看,我可不想錯過這樣的朋友,可沒想到還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就沖你這么一大早就在鍛煉的精神頭,秒殺了九成以上的國企業高官。
更沒想到張總你久在虞市,肯定對姚市的情況特別了解,我覺得這就是緣份啊!”
吳不群的一堆高帽子戴過來,張慕有點頭暈。
張慕覺得如果自己從一開始就在楊木,便如同唐佳一般的話,現在可能真會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
可是張慕與許辭和錢學林一群人打的交道多了,尤其是在當營銷員的時候,聽慣了那些胡吹大氣,所以對吳不群的話多少有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