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謝玉還是太子都絞盡腦汁的想要扳倒何敬忠,一個吏部的可操作空間實在太大,如果運作得當,那么將來太子在朝堂上將再也沒有話語權,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就是眾人愁眉不展的時候,東宮坐下的的一名官員眼珠一轉站起身來高聲道:“啟稟殿下,臣有一策可以讓何敬忠離開吏部,斷了譽王這條臂膀。”
“哦?是何計策,快快說來。”
聽聞有辦法可以拿下何敬忠,太子急忙望向了那個出聲的官員,雖然看著有些眼生,想來應該是近兩年新進投靠過來的,能夠參與此次會議的在太子看來都是可靠的,并沒有多想什么。
謝玉坐在太子旁邊也看向此人,發現正是通過自己投靠過來的人。
這名官員迎著兩人的目光,面露緊張,語氣也有些磕巴,“殿下,何敬忠雖然為譽王辦事,可是入主吏部以來并無過錯,最近還頗有政績,所以臣以為何不向陛下建議讓他進入中書省?”
聽到這話,太子想也不想的搖了搖頭,語氣有些不善,“那怎么行,中書省統轄六部,一應圣旨詔書全部出自那里,一直都是只對父皇負責,如果把何敬忠抬進去,那豈不是再次增加蕭景桓的勢力了?你這是什么餿主意?”
這名官員聽到太子語氣不善,有些害怕的低下了頭不再言語,謝玉則是皺著眉頭思索了片刻,“殿下,陳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中書省雖然是最高的職能部門,可是那是在陛下眼皮子底下的,圣旨和詔書也只能按照陛下的意思下發,雖然看上去尊貴無比,可是在朝堂上并無什么話語權,此舉正是明升暗降,只要陛下同意,無論譽王使出什么手段都無法阻止何敬忠離開吏部。”
謝玉的分析讓太子冷靜下來,“你說的不錯,明日本宮就向父皇舉薦,這一次這一次一定要斷了蕭景桓的這條臂膀。”
待到眾人散去之后,東宮只剩下了謝玉和太子兩人。
“禮部那邊可準備好了?”
謝玉:“臣以安排妥當,禮部那邊會在年終尾祭之前向陛下提議,到時候越貴妃復位不成問題。”
“禮部雖然是咱們的人,可是不知你是使了什么手段,讓他冒著丟官的風險向父皇提議的?”
對于謝玉,太子雖然知道其人心狠手辣,為了權勢不擇手段,可是對于他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對于他的一些手段也頗為好奇。
謝玉對于自己的操作并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將來龍去脈如實告知。
“嗯,好,抓住了這個把柄,以后禮部算是真正的落入咱們手中了,做的不錯。”
太子在乎的只是抓住下屬的把柄以便于他操縱,對于那些貪腐甚是賣國的事情全不在意,謝玉雖然察覺到了這一點,但他也毫不在意,這樣的人上位,才能真正實現他的野心。
武英殿
如今的大梁,經過了蕭景桓等人一年的努力,外無戰事,內無災荒,勉強算是歌舞升平,梁帝也難得的清閑下來。
眾位大臣與梁帝見禮之后,安靜的分列兩側,坐在龍椅上的梁帝,看向殿下的百官,樂呵呵的笑著點了點頭,“如今我大梁百姓食得其餐,住得其所,可謂是難得的盛世,能有此番盛景全賴諸位愛卿努力的結果,朕心甚慰。”
不待百官回話,蕭景桓率先站出身來,“父皇,雖然諸位大臣一年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固然有功,可是全靠父皇圣明才能建此盛世,若無父皇的賢德我等又何德何能才能看到如此盛世?”
蕭景桓話落,齊敏和何敬忠等人也連忙附和道:“殿下言之有理,陛下圣明。”
太子一方的人也毫不落后的直呼圣明。
自古以來就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更何況是梁帝這種好大喜功之人,真實的政績擺在眼前,對于蕭景桓和百官的恭維自然是欣然接受。
梁帝與眾臣商議了一番今年的收獲之后,覺得有些乏累,于是扭頭看向了一旁的高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