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澍的命令下趙柏力緩緩的站了起來。
“好的,我開始了。”趙柏力先是慢慢的走路和在公司里兩人測試的沒什么區別。
自身的重量還是自己承擔,但是整體外部的重量是由機器的稱重。
腰部使用四段兩柱是的液壓和球形關節做成,雖然只能完成轉身和有限幅度的但是足夠了基本的動作都能完成了
然后就是測試了跑步、跳躍、俯臥撐、負重跑步還有出拳等基本動作,最后數據是除了負重沒有什么特點。
再加上手部是沒有的動力部分只到腕部,手部必須要使用特殊的設計,否則將在提起重物和使用一些物品時傷到使用者。
最后就是趙柏力在身體各處能掛上一百公斤的東西還能健步如飛,五十千瓦時的電池能維持使用兩個小時左右在高負重下和崎嶇地面使用。
這種外骨骼對人體的提升主要集中在負重,而且電機和關節的磨損就超出了預期。
現在這臺一號機基本是已經廢了,張澍準備回去拆開研究下該怎么強化。
張澍遞了瓶水給趙柏力:“咋樣,感覺。”
“還行,其他倒是還好,就是負重俯臥撐時感覺電機動力不夠,跳躍時反應太慢了。”趙柏力還是挺興奮的。
“嗯,我回去研究研究,你把電路熟悉下。”張澍安排了下趙柏力。
“老大,有好幾處有裂縫,這臺應該是不能用了。”趙柏力將自己的發現說了下。
張澍也觀察了下說道:“我看到了,這要回去檢查下。對了,寫一份測試報告給我。”
窒息感籠罩了趙柏力悲傷的回答:“好的。”
“對了,你按照操作試試再造一套出來,我們還要測試。”張澍兩人就這樣回去了。
接下來的時間里測試還有改進,最后張澍定義這種為:輔助外骨骼,因為不能顯著的提升使用者的全面力量。
為了新型的外骨骼,張澍訂制了市面上他能買到的所有軸承進行測試最后選了幾個。
電機方面沒有滿足要求的只能是自己設計自己做,全新的科技電流流旋式扁型電機。
電機在通電后特制的潤滑劑和機械部件產生磁力,微小的斥力進一步減少的摩擦。
因為廠房還在裝修和電機的重新設計等情況第二代的外骨骼進度放緩了。
在張澍自己奮斗著的時候世界也在飛速的變化。
雖然關注著大事和新聞但是并沒有影響到張澍的工作,夏天轉瞬間就來到了。
現在他的廠房已經完成了幾乎就是靠錢砸出來的。
工廠一般是他一個人在這里,作為他自己的小基地用最多是趙柏力會來,一般情況下郁麗和劉妍是不會來的這里的。
“開始。”張澍一聲令下趙柏力高速的跑出,然后直接跳上了兩米高的石墩,再跳下提起兩個40公斤的鐵塊按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