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停,檢查設備。”張澍叫停了。
第二代的明顯在張澍優化過了反饋程序,提升了電力輸出和電機功率,再增設了數個傳感器和人機優化后,整體已經在無負載的情況下可以強化人體。
現在他在攻關的是手部的機械結構使得更貼近人體,手部的需要相當的加工精度。
現行的就是兩個鉗子先湊合著用,還有一點就是電池的容量不足了整體的耗電量巨大。
他需要進一步的提升電池的性能,之前不能做出好的電池主要是因為沒有更好的實驗環境和他自身不能接受更多的知識。
現在他準備同時開發兩款電池,首先還是溶液鋰電池這東西簡單便宜可以做到很小的體積。
之前用的電解質和負極是硅和鋅,這次換成更活潑的鎂做電解質,負極則換成導電性好鍍銅鋅合金棒。
整體的儲電量上升了六倍每升溶液可以儲存三十千瓦時的電力,基本能夠滿足張澍現在的需要。
唯一的問題是遇到了高溫后會爆炸,當然你得暴露在空氣中用火烤才行。
第二種是等離子電池最小的也有倆個18升水桶那么大,而且重量驚人價格也驚人畢竟主要材料是鈦和銀。
這是用鈦合金做主殼輔助各種設備,用銀做導線實現電場的實現容器里充滿高壓氫氣,通電后電離出等離子體。
最厲害的是這種等離子是低溫的,導線形成電場維持這種低溫等離子聚團,當放電時容器內將還原出氫氣。
張澍在寫理論時有一種好像看到了核聚變的感覺,不過他暫時沒有關注還有不少的工程要做。
完成設計圖后張澍審視后一陣窒息,真貴啊!
他自己又不得不弄了一個小型的電渣爐來冶煉所需的新型鈦合金,老策略發動整個公司的人滿世界的找各種材料。
忙乎了一個月才將電池做出來,前前后后又用掉了兩千萬的資金,果然材料科學就是用錢砸出來的,他還是在用完整的工藝情況下。
錢花的值不值那,張澍告訴你是真的值,這塊四百公斤的電池能存儲600萬千瓦時的電力電力輸出堪比一個小電站。
充電只有0.5%的損耗率并且在靜置的條件下每年只有1%的自然損耗,這個完全可以作為主力電力的儲存器用,現在市面上的輸電損耗一般是在5%左右。
這種電池儲存10年的損耗都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將它充滿電他的心又在痛了,還要向有關部門解釋為啥用電量如此的大。
接下來就是對第三代外骨骼和第一代動力裝甲將提上日程了。
他坐在車間的椅子上手里拿著一杯果汁享受著歲月靜好。
看著他面前的這個亮著藍色指示燈的大金屬塊想到:“這個只要泄露的出去,我八成第二天就暴斃了。”
“唉!”這次他嘆氣了:“這個世界還是危險的啊!”
他為了自己的安全今后將不在能走出國門的,一個在穿越前跑遍國內許多地方的人終于還是沒機會出國。
不過轉念一想不出國不就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