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又來了兩個人啟政委發話說:“來來,這是兩位參加演習的連長,王連長和吳連長,這里是外骨骼的設計者。”
兩人聽政委一說向張澍敬禮,張澍只是名義上入伍但不是軍人他直接伸手握手。
“兩位能說下使用感受嗎?”他詢問。
“我先將吧,外骨骼的使用沒有太大問題,主要是臥倒等設計彎腰的動作腰部關節不夠靈活,然后就是我們不能攜帶滿重量的物資,空間收納方面要改進。”吳連長說。
王連長接著發言:“從被打的角度上來講無可挑剔,充足的彈藥,兩倍于我的重火力,最過分的是部分武器直接舍棄支架,但是還是要準備時間如果能將一些武器變成模塊,比如反坦克導彈就更好了。”
于是張澍和一群人就好好的談了很久,也軍營蹭了一頓飯,接下來的他下午還有不少的時間。
反應堆那邊暫時不用他了,國家隊的人在那邊摸索和練手,賀院士自己是吃透了技術現在在帶團隊,其他的團隊也在工地上進行這相關的實驗。
像是激光點火裝置,新的材料在應用工程等一系列的應用都要探索,這些并不要他參與國家對人員的培訓很重視。
于是他下午跑到了姚老那里。
“老爺子,調整了程序的反應邏輯,后在關節處可以簡化了。”
“不行,你的運算太多了,會增加處理步驟。”
“唉,不多啊。這里只要一個固定的程序就行了。”
“的確是讓結構簡單了,但是電子元件我們無法讓他有很好的抗沖擊。”
張澍和姚老爺子在討論著剛剛搞好的一些行東西,外骨骼團隊在拿到了數據后第一時間就搞出了樣機,姚老別看60多了干起活來比他這些年輕人還給力。
在已經開始測試生產的外骨骼上進行的改進,主要是重新設計分布了重量負載點,增加了大量的裝備掛載模塊,背部和腰部也進行了重設計。
新的外骨骼擁有和原先幾乎一樣的性能,但是更好的活動性和擴展性,就是姚老說分布在各處的芯片無法耐沖擊和耐損壞,盡量集中到背部集中防護,說有一些延時也沒事的。
于是不用張澍動手團隊們就完成了控制系統全設計,電池和控制中樞在后面都集成到上后背這一塊鏈接著腰部支撐活動機構,背負機構是獨立附加在背部和腰部的支撐上的,可以有小幅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