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段時間我也要出去租房子了。”
“要租就去租嘛!你自己也方便們他們也方便,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窮時別攀親,手冷別向燈。”
“這句話什么意思啊?”光夏有時候都挺佩服她媽的,書都沒有讀過,懂的道理還不是一般多,有些話還深奧得她都聽不懂,她一個初中生在夏母面前就像是一個文盲。
“意思就是沒有錢的時候不要想著去投奔親戚,在你沒有錢的時候你是沒有親戚的。”夏母寄希望光夏可以聽懂這句話,又希望她永遠也聽不懂。
“知道了。”前面句話的意思光夏是懂的,她不懂的是后面一句話的意思。
“所以這些年我一直都在教育你,有錢們存一點,花錢呢不要大手大腳的,萬一以后有個急用的時候都沒有,那時候找誰哭,你不能光想著現在的日子要過好,就不想著以后,人們常說的當家才知柴米貴。”
“我知道了!”
這些年在外面,早已經讓光夏養成了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不管多貴,在她能接受的范圍之內都會買,她是一個吃的,穿的,用的都不舍得虧待自己的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花錢大手大腳的,應該就是從她工作的那一年吧!
都說什么樣的成長環境就會塑造一個什么樣的人,那么一個節儉的人養大的孩子應該也會是一個節儉的人,可光夏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意例外,媽媽是一個很節儉的人,而她卻不是,光夏的人生準則就是舍得給自己花錢就是對自己好,她不想像別人說的那樣,一有錢就想著以后,為未知的未來,為未知的婚姻,甚至為未知的孩子考慮,而自己一直都在受苦,沒有享受過好日子。
小時候想吃一顆糖,沒有錢所以沒有吃到,長大后,有錢了,想吃一顆糖,可想著這顆糖以后是要留給別人吃的,又沒有能吃到,光夏不想等到她有足夠的能力了在去吃那一顆糖,她擔心那個時候她都吃不動了。
或許是光夏現在還不明白,又或者是她不想承認,其實就是成長的環境給她留下的印象太大了,都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正因為小時候過得不好,長大以后,才拼命的想對自己好,正因為太過自卑,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才把錢都用來花在自己身上,覺得自己過得很好,別人就不會看不起,可內心深處的那份自卑,只有光夏知道,是怎么樣都改變不了的。
老媽還在一直說著,那些都是她的經歷,有些是光夏聽過的,有些是光夏沒有聽過的,但不管是那一種,都讓光夏心疼得哭起來,她太太心疼眼前這個女人了,更是恨以前自己的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