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就在那個方向!
考慮了一下后,樂康覺得繼續輕騎突襲有些不現實了。他們三天時間跑了兩百多里,又沒帶馱馬,戰馬已經吃不消了。遠安到宜昌,少說也有百里地,繼續跑,只怕沒到宜昌,戰馬就不能用了。事實上現在戰馬就已經掉膘了,沒有個把月恢復速度根本就上不去,更別說沖鋒了!
雖然遠安和當陽都有一些戰馬,但是樂康詢問之后就已經了解了,兩個縣城加起來也就百匹不到的戰馬,剩下的多是馱馬,拉貨耕田還行,但是想要騎著上戰場,那就是癡心妄想。
荊州這一片的大多數戰馬,要么已經被朱粲帶走了,要么就是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城池里面!比如襄陽,比如荊州城,樂康先取荊州城,得了四百來匹戰馬,可把他樂了好一陣子。
“整合遠安當陽兩縣的可達寒賊堂堂正正的過去吧……嗯,整合之后大概有五千來人,而通往宜昌的官道有三條,那就兵分三路過去吧。”
集中兵力于一處,那確實不錯,但是不現實。
首先這個時代的官道寬度,尤其是荊楚這一片山多水多,大部分官道的寬度也就允許兩到三人并排,兩匹馬并排都困難,五千人集合一處,那隊伍得拉得多長?軍隊行軍看的可不是速度最快的那些部隊,而是速度最慢的部隊……輜重部隊!
軍隊不帶輜重,后勤跟不上還打什么戰?喝的不擔心,畢竟荊楚到處有河流湖泊,但是吃的呢?睡的呢?還有防御攻城之類的軍械等。
沒防御軍械,別人奇襲了怎么辦?又不是只有樂康會奇襲!軍隊拉長之后,有人奇襲,樂康也沒辦法救援。沒有攻城軍械,那趕到宜昌的時候望著城墻嘆氣嗎?城門緊閉,無人做手腳,樂康想要沖過去打開城門也不是件簡單事。
可以說,輜重部隊的重要性,甚至在領軍的將領之上!而且一場戰下來,死傷最多的或許是作戰部隊,但是最累絕對要數輜重部隊。
樂康帶輕騎奇襲的時候沒帶輜重,那是因為他只帶了五百輕騎,而且拿下城池后直接在打下的城池內補充了,再加上路也不遠,只有一天時間,路上的話就隨意吃些干糧就解決了。而且騎兵只要上馬就能打,又打的是奇襲,防御軍械和攻城軍械之類的大塊頭軍械不需要考慮,所以對輜重的要求還算不大。
但是現在要帶五千軍隊行軍的話,那么一切都要慎重考慮了。其他的不說,單單是士兵拉屎撒尿都是一個學問,這方面若是處理不好,到時候因為衛生不好生病了,而且還是傳染性的,那整個軍隊都會遭殃……別太期待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大規模的傳染性病癥,這個時代的大夫可沒有多好的辦法迅速處理。
分兵幾路同時前往是這個時代最科學的方法,古來打戰的將軍也都是這么處理的。雖然歷史上也有數次因為分兵而戰敗的事例,但是在交通方面沒有質的變化之前,這種情況誰也沒辦法解決。
為什么后世外國列強侵略中國的時候要修建鐵路?那不是為了幫中國,而是鐵路一旦建立,他們的軍隊就可以迅速前往戰區,加快侵略中國!不然以中國幅員之遼闊和落后的交通環境,他們的軍隊想要快速侵略中國那只是笑談!
“拿下荊州后,好好修修路吧……想要富,先修路,想打戰,也要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