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宦官來到長安皇宮的中朝太極殿之后,樂康和李世民就看到了代王楊侑……一個身穿華服,臉色卻頗為難看的少年正站在高臺上。殿內還有諸多長安百官。
瞥了身邊的李世民一眼,樂康摘下了面罩,抱拳道:“臣,樂康,參見代王。”
這個時代站著行跪禮是大禮,非重大場合無需行跪禮,再加楊侑現在的形勢,他抱拳已是不小的禮節了。
在他身邊的李世民眼角抽了一下……以他們的身份和楊侑現在的處境,他們能問候一聲已是非常不錯了,犯不著行禮,樂康現在行禮,不過是一種表現罷了!但是既然樂康都如此表現,他又如何能夠自矜身份呢?邊上還有那么多人看著呢!
所以,李世民也只能隨著樂康躬身抱拳:“臣,李世民,參見代王!”
“兩位愛卿快快請起,本王有何德何能,當得起兩位如此?”楊侑是個聰明人,連忙從高臺上下來,扶起了樂康,然后扶起了李世民。
不過扶起樂康的時候,他愣了愣……樂康那臉,若是不事先知道一些,都要以為樂康不比他大多少了。
雖然真要說起來,二十二歲的樂康比之十二歲的楊侑也只大了十歲,確實算不上多少。
倒是李世民留了一小撮胡子,明明就只有十九歲,卻看起來像是二十多近三十的模樣,一不小心還以為這是大上一輩的人。
扶起兩人后,楊侑又拉著樂康和李世民的手到一邊備好的席邊:“兩位請入座吧。”
懸足家具的風行是在五代十國之后,隋唐時期雖然也有懸足家具,但是大部分人都視之為胡夷所用,皇宮之內自然不會有這些家具,所以還是以席地而坐為主。一塊席,便是一個座位。
穿著盔甲的樂康和李世民自然無法在席上非常有禮貌的正坐,只能箕踞或者箕蹲(說白了就是抱著膝蓋坐在地上,或者蹲在地上。),頗為不雅觀。
但是這種不雅觀也無人會在意……誰也不能指望別人穿著一身硬邦邦的盔甲正襟危坐吧?
讓兩人坐下后,楊侑回到高臺上正襟危坐,笑著對兩人道:“早聞樂將軍李將軍乃是青年才俊,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代王過獎了。”
……
一通沒有任何營養的客套話之后,幾人開始說起了正事。
楊侑看著樂康道:“樂將軍帶來的皇兄的信,本王已經看了,承蒙皇兄看中,愿與本王共商社稷之事。本王愿助皇兄為攝政王。”
楊侑此話聽得是李世民眉頭大皺,而另一邊的樂康卻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