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供水管道雖然花費很多,但是秦棹暫時可以先不理會,因為島上除了自己,暫時沒有別的人,修好了也只是空在那里浪費,縮短水管使用壽命而已。
所以,秦棹暫時先將引水管道和清水池改造好,扔那里沒在理會。
接下來,他改造的是碼頭位置。
秦棹打算將碼頭修建成采用浮筒加鋼結構架加面板的模式,反正他的碼頭暫時也不用停很大的船,無需建設太好。
等以后真有需求,再拆了重建就是。
他只打了一個地基,剩下的工作,得等到他從外界夠買到足夠的材料,才能繼續建造。
小蓬萊仙島的基建改造好之后,秦棹繼續下一步規劃,劃分種植區。
種植區是一個總稱,具體分為水稻種植區、小麥種植區、蔬菜種植區、以及各種香料種植區等等。
水稻種植區因為要引水入田,因此必須修建田埂,否則無法蓄水。
同樣,蔬菜種植區也要打壟,這是防止被水淹。
小麥種植區和香料種植區則簡單的多,只需要平原即可種植,無需改動。
等改造完種植區,又是一天時間過去,秦棹還沒有離開水晶宮,而是在第三天繼續改造工作——播種!
播種的工作就要簡單些,不用像前兩天那么耗費腦細胞,還要考慮美觀和實用。
秦棹直接將從種子公司買來的各種種子,按照各自劃分好的區域,撒了下去。
至于成活率什么的,他完全不考慮,全憑天意。
反正最近一段時間,他也不會在小蓬萊仙島上生活,只要那些種子能成活一小部分,等過個幾年時間,想必它們自己也能繁殖的很好。
不過秦棹也留了個心眼,沒有將所有的種子全部撒出去,而是各留了一包,方便以后補種。
為了能讓這些種子順利發芽生長,秦棹甚至還動用春風化雨陣,給小蓬萊仙島上空下了一場靈雨。
做完這一切,秦棹才心滿意足的離開水晶宮,傳送回自己租的小院子,在網上瘋狂下單,購買各種材料。
秦棹在搜索建造碼頭的浮筒、鋼結構架、面板時,突然查到了一個名為“模塊化建筑”的詞。
好奇之下,他深入了解了下相關的知識,頓時讓他大開眼界,同時也給他改造小蓬萊仙島建筑群,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
模塊化建筑是一種新興的建筑結構體系,該體系是以每個房間作為一個模塊單元,均在工廠中進行預制生產,完成后運輸至現場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成為建筑整體。
它的整個蓋樓過程簡直像是堆積木,類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兒童搭建、拼插積木玩具。
模塊化建筑采用的材料,大部分以混凝土模塊、鋼結構模塊、木結構模塊為主。
最常見的,便是建筑工地上的集裝箱活動房,還有路邊的治安崗亭等。
甚至,秦棹還看到有集裝箱式的別墅,盡管最高只能搭建兩層樓面積,但是對于小蓬萊仙島而言,足夠使用了。
看完之后,秦棹大為意動,甚至心里已經決定,就采用模塊化建筑,在小蓬萊仙島內建造各種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