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痞子的爺爺和奶奶勸周娟的媽媽,要她想開一點兒,往好的方向想,周娟的爸爸肯肯定還在人間,說不定哪天就回來了。
周娟的媽媽周氏直搖頭,說不會回來了,不會回來了。這么多年,她們早就不抱任何希望了。只是時常想起他來,想起他的好,想起他的壞,更會想起他是如何消失在她們母女的世界來。
那時候,周家無子,兩位老人找人說媒,說是要招一個上門女婿。但因為周家地處偏遠鄉村,又窮,所以一時少有人愿意這門親事。
這樣過了幾年,周娟的媽媽在當地也成了大姑媽媽。二老更急了,于是把那要嫁女的消息到處去說,凡是遇到相識的人,都拉住了說,“哎,有沒有好的后生?”
這個人便會問,“你女兒幾歲,就要嫁人了?”
老人就把自己家的女兒給介紹一遍,夸贊一番,說年紀雖然大了一點,但完全不影響結婚生子。他們家女兒身體極好,將來肯定能生兒子。
路人這時都呵呵大笑,說一定給留意好的后生,有了自然就會帶著去見面。
于是,果然有很多人帶了后生去到周家相親。
當時,周氏可是當地有名的大美人兒,高高的個頭,清秀的臉蛋兒,極好的身材,并且能識不少的字,算得一手好賬。平時家里有什么肥雞肥鴨要賣的,她便挑了就去趕集,回來時肯定換成大包小包的吃的、用的、穿的。沒用完的錢,都交給老人,能執家亦能置業。
現在,隔三差五有媒人領著男子來相親,但始終沒有周氏相中的。老人急了,問女兒:“總這樣挑三揀四的,哪年哪月才能結婚呢?找個老實的,對人好的,算了。”
周氏不以為然,說:“那牛就挺老實,不如去拉頭牛來給你們做女婿?”
老人們氣得不行,說:“這事我們再也不管了,看你怎么辦好終生大事。”。從此,老人們果然不管了,每天吃了早飯上山,中午在地頭吃些干糧,晚飯時間扛著農具回來,不和女兒說多話,吃過飯,到那屋前的土坪上說話,累了便回屋睡覺。
周氏呢,也生氣,所以也不愿和老人們多交流。
過了年余,突然有一天,周氏領著一個男子回來,說這個人就是老人們的女婿。老人們見此人眉粗眼大,壯實,心里歡喜,便都圍了過去問長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