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所在的討論小組,每個人都非常順利地買到了景區開放第一天就直接進入土樓參觀的門票,倪千金面對著數量有限的首日住宿票,壓根來不及多想,直接就出于本能判斷,同樣認定方形的土樓應該會比圓形的土樓更加堅固,因此直接就在住宿這個環節,選擇了前者。
“你也同樣認為方形的土樓在防御力上應該會更勝一籌嗎?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我剛才預定住宿的時候也是想都沒想,直接就選了方的這一種。”
黑色棉花糖作為討論小組當中為數不多搶到了首日住宿權的人,是在官網剛剛一更新的時候就選擇了從頭拉到尾,大致瀏覽一下頁面內容,然后再回到一開始的地方仔細查看文字的那一種。
因此,很早就瀏覽到了有關于住宿以及防御攻擊的活動內容,黑色棉花糖此時才一邊和討論小組里的朋友們交流,一邊仔細閱覽更新公告上圖文并茂的說明。
更新公告最上方雖然是一方一圓兩座土樓的手繪圖,但是,整個景區的介紹卻不可能從它們倆開始。
為了能夠讓游客們瀏覽到更多的信息以便決定自己到底要不要付費住宿,計家的官網這一次放出了數量相當多的先導內容。
除開最開始的歷史背景介紹以外,緊接著的內容,就是土樓到底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徽派建筑、水鄉民居以及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雖然這些民居模式都被否定了,但是,土樓的建造者畢竟不能夠憑空創造出一種完全顛覆族群常識的建筑,所以,土樓這種民居模式歸根結底還是托生于四合院。
五鳳樓,這是由北方的四合院最早加工改善而來的土樓。而既然講到了四合院,那么,幾進院這個最為基本的常識自然也就同樣需要被提到了。
東南西北四面各一間屋子,四間屋子合圍在一起,共同圈出房屋中間一個小小的天井,這就是四合院之所以被稱之為四合院的理由。而一整座宅院到底是幾進院,只需要看看這座院子在中軸線上到底擁有幾個天井,自然就很清楚了。
從俯視圖上來看,“口”字為一進院,“日”字為二進院,“目”字為三進院,依次類推,有幾個天井就是幾進院。而想要在一座院落當中盡可能地容納更多的居民,只是擁有一進院那是明顯不夠的。因此,建造土樓最少也得從二進院開始。
與北京的常見四合院不同,南方的許多民居,尤其是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這些名居的大門并沒有被開在整個院落的東南角,反而位于整座院落的中軸線上。而土樓,其被作為改造基底的院子,也同樣是把大門開在了正中間的那一款。
將原本從左到右完全貫通的倒座房使用大門分隔成為左右兩段,這樣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倒座房的采光條件。而這種在正中央開大門的民居,也把原本設置在院落東南角,用于遮擋外人視線的影壁,同樣挪到了院落的中軸線上。